迅速增長/跨境電商佔比高 數字貿易成新增長點

  圖:在杭州綜合保稅區內,跨境電商企業工作人員運送進口商品。\中新社
  圖:在杭州綜合保稅區內,跨境電商企業工作人員運送進口商品。\中新社

  2024年以來,跨境電商憑藉其強勁的發展動力,已成為推動外貿增長的重要新動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達到1.88萬億元,增長11.5%,創歷史新高,佔中國外貿比重將近6%。目前,中國跨境電商企業已超12萬家,與30多個國家建立了雙邊電商合作機制。

  2024年11月22日,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表示,跨境電商是國際貿易的有生力量,在中國也是如此。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建設海外倉超2500個、面積超3000萬平方米。據市場研究機構GFK預測,2024年Temu、SHEIN、阿里速賣通等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將向歐盟國家發貨約40億件。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建議,跨境電商對企業數字化及外貿模式創新的影響積極,應繼續提升跨境電商的貿易便利化水平,簡化優化監管,通過制度創新進一步提升外貿發展質量。

  隨着跨境電商成為外貿重要引擎,數字貿易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由商務部牽頭編製的《中國數字貿易發展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數字貿易快速發展,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達2.7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值得一提的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首次納入了數字經濟調查內容。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共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法人單位291.6萬個,實現營業收入48.4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後研究員郭寒冰對大公報展望2025年稱,預計企業應用數字技術的比例將進一步攀升,特別是製造業對工業互聯網的積極擁抱,將打破傳統的生產邊界,實現生產效率與質量管控的顯著飛躍。料產業數字化將持續穩步前行,這將是實體經濟迎來的一場「數字蝶變」。「從『製造』邁向『智造』,重塑產業競爭力,這無疑是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征程中的關鍵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