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及物流局:欖隧新收費須避免擠塞

  【大公報訊】大欖隧道專營權將在今年5月屆滿,並由政府收回隧道後自行營運,屆時將實施三個時段的分時段收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出席立法會相關法案委員會表示,建議恪守用者自付、收回成本的收費原則,同時要考慮交通管理,避免交通擠塞。

  根據政府建議的分時段收費,私家車在繁忙時段收費45元、一般時段收費30元、非繁忙時段收費18元;的士全日劃一收28元;貨車和巴士等商用車輛全日劃一收費43元。

  選委界議員吳傑莊指,部分市民認為建議收費較貴,期望再下調,並關注政府收回隧道後,維護成本應可與其他隧道產生規模效應。

  選委界議員劉智鵬認為,政府應以調節車流為最主要目標,研究分時段以外的收費方案,例如繁忙時段越多人共乘可享隧道費折扣,減少使用隧道的車流。

  經民聯議員陸瀚民引述,政府指日後11號幹線通車後,可紓緩大欖隧道壓力,認為大欖隧道收費屆時有望再減,建議當局就隧道費制定公開的可加可減機制。

  陳美寶回應表示,政府以不少資源興建和營運隧道,要以長遠目光,恪守收回成本和用者自付原則,重要考量是要避免隧道擠塞,認為收費建議已盡量回應市民需求。她表示,要守住繁忙時段的收費,至於一般時段及非繁忙時段的收費,當局會檢視是否有下調空間。

  陳美寶又指,當局採取開放態度適時檢視隧道費,目前以運輸模型分析,預計大欖隧道在繁忙時段會出現交通擠塞,運輸署會持續監察新界西和新界北交通情況和需求變化,包括日後11號幹線等新基建落成後,對於新界西北交通網絡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