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i偷聽 蘋果支付7.4億和解
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的電子設備語音助理Siri被指控偷聽用戶對話內容,涉嫌侵犯用戶隱私被起訴。美媒1月3日報道稱,蘋果公司已於2024年12月31日初步同意支付9500萬美元(約7.4億港元),以和解這項集體訴訟,不過這筆「巨資」僅相當於2024年蘋果運營9小時的利潤。初步和解協議已遞交加州奧克蘭聯邦法院,需要等待該案主審法官批准後生效。
【大公報訊】蘋果公司周二初步同意支付9500萬美元,就Siri被控侵犯用戶隱私一案與原告用戶達成和解。此次訴訟的起因是有美國用戶反映,在沒有說出喚醒詞「嘿,Siri」的情況下,Siri似乎會自動激活並進行錄音。該訴訟的原告用戶表示,這些錄音對話隨後被分享給廣告商等第三方。
每台設備僅獲賠155港元
蘋果公司於2014年9月17日推出Siri語音喚醒功能,用戶通過說出喚醒詞「嘿,Siri」來激活該功能。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用戶發現,即使他們沒有說出喚醒詞,Siri有時也會錯誤地啟動,然後錄下他們的聲音。兩名該案原告稱,他們曾在對話中不經意提到品牌運動鞋Nike Air Jordans和一家名為Olive Garden的餐廳,隨後便在手機上收到了相關產品的廣告。另一名原告也表示,他在與醫生討論是否接受某項手術後,很快便收到了相關手術治療的廣告。
和解協議涵蓋2014年9月17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間使用Siri的美國用戶,預計合資格獲得賠償的用戶達數千萬人。根據該協議,用戶最多可為5台支持Siri的蘋果電子設備申請賠償,每台設備最高可獲得20美元。蘋果公司2024財年淨利潤達到937.4億美元,和解支付的9500萬美元僅相當於運營9小時的利潤。
此外,原告律師可能要求從和解金中撥款最多2960萬美元來支付律師費和其他開支,因此用戶實際能夠獲得的賠償可能會大打折扣。原告律師估計,若案件進入審判階段,蘋果被認定違反了竊聽和其他隱私法,那麼該公司可能需要支付大約15億美元的賠償金。
蘋果公司面臨的這項集體訴訟案始於2019年,當時蘋果因涉嫌侵犯用戶隱私而被起訴。據《衛報》報道稱,蘋果在並未向用戶明確披露個人隱私使用的情況下,將一部分Siri錄音轉交給在該公司在世界各地僱用的承包商。有員工舉報稱,承包商在對Siri進行質量控制或「分級」的過程中,經常能聽到包括醫療信息、毒品交易在內的錄音內容,「這些錄音都附有用戶數據,顯示位置、聯繫方式和應用程序數據」。
和解協議否認所有指控
蘋果當時為洩露隱私道歉,並表示將不再保留用戶與Siri交流的錄音。但該公司在本周二否認訴訟中的所有指控,並否認做了任何不當或非法的事情,以此作為和解協議的一部分。初步和解協議還要求蘋果確認其永久刪除2019年10月之前收集的錄音,並在網站發布信息解釋用戶如何選擇改進Siri,以及蘋果收集了哪些信息。
美國科技公司近年來頻繁因侵犯用戶隱私問題面臨訴訟。2023年,亞馬遜旗下智能門鈴公司Ring以及語音助手Alexa分別與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就有關侵犯用戶隱私的指控達成和解協議,亞馬遜及Ring公司共支付超過3000萬美元。針對谷歌語音助手涉嫌侵犯隱私的一起訴訟案仍在加州聖何塞聯邦法院審理,原告代理律師和此次蘋果案件的律師來自同一律師事務所。FTC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證實,不少科企旗下的社交媒體軟件對用戶隱私構成了嚴重威脅,包括Facebook和X在內的多個平台通過收集和保留消費者的個人信息進行「大規模監控」,一些公司甚至從職業數據經紀人那裏購買用戶信息。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