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城誌】暖暖的冬天
●管淑平
轉眼一年又走到了尾聲,冬天早已過半,下了幾場雪後,日子更安靜了,似乎都能聽得到時間滴答行走的聲音,只不過天氣更寒冷了,推開窗子,冷颼颼的風迫不及待地就闖入了我的房間。但是記憶中的冬天卻帶着一種溫馨的暖色調。從元旦假期開始,回家和家人相聚,分享住校生活的點滴。父母見我回來,總會準備一大桌好吃的。由於生活在農村,學校又在另外的村子,讀書只好住校,得大半來月才能回家一趟。父母難免牽掛,回家後,他們便用這最樸素而博愛的方式關心着我的身心。飯後,抱着貓咪在火塘烤火,母親又從柴屋後的地窖拿出一些地瓜,放在火塘裏慢慢烤着……
元旦之後,臘月來臨,我們迎來寒假,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而不用擔心繁重的學業和忐忑的成績。村裏的臘月是比較忙碌的,家家戶戶紛紛將自家餵養了一整年的小豬從豬圈裏拉出來宰殺,然後醃製臘味。被屠夫整齊切好的豬肉先放在大瓦缸中,用鹽巴浸泡一周左右,待鹽水浸透豬肉,再用柏樹枝熏烤。柏樹枝得用長了好幾年的且新鮮的才好,這樣才有臘月的味道,熏烤至豬肉微微流出金黃色的油漬就可以掛在閣樓慢慢風乾了。醃鹹菜也是不能少的,趁着日子晴好,將放在地窖的罈罈罐罐清洗乾淨,再將種在菜地的蘿蔔收割,去除雜質,蘿蔔切塊,先用熱水焯過一遍,用鹽浸潤,曬乾水分後裝壇發酵。一碗小麵下鍋,搭配自家的醃鹹菜,也同樣滋味可親。
農村冬天鮮有農忙,人們也閒了下來。那時奶奶還健在,她總會帶着我去山下的集鎮轉悠,給我挑衣服、買零食。回來的路上,我的手裏拎着大包小包,奶奶還要帶我去攤舖前買糕點後才回去。其實奶奶平時很節儉,靠着種田換得一點血汗錢,只有在我假期回來給我買東西,她對我一向這樣偏愛。
如今,在城裏打拚,忙着自己的事業,也很少回家鄉,在這一年將盡的時候,在寒冷逐漸覆蓋冬天僅有的溫度的時候,才會想起家鄉,但又無可奈何。果然,離家久了,連想念也都變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