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爺爺念家遙望歸鄉 孫女圓遺願終認祖

  在姐妹倆的記憶裏,爺爺總是說「家裏很遠」,「我們小孩子就知道很遠,但不知道究竟有多遠」。因為爺爺過世較早,而且當時寄信回大陸只能從香港轉,香港那邊把信退回台灣了,所以跟故鄉就斷了聯繫。今年年初,憑着過去通信的地址和爺爺的名字,在台辦的幫助下,替自己逝去多年的爺爺查到了這一生最重要的答案——她們的爺爺,是湖南省永州市道縣樓田村人氏,為北宋理學家、《愛蓮說》作者周敦頤的29代孫。

  「何必分隔兩地!」

  2024年11月3日,姐妹倆前往道縣祭祖探親,第一次踏入了家族的祠堂。周美華說:「我們小時候,爺爺告訴我們家裏有祠堂。這次進到了祠堂,其實是我們一直在尋覓的跟自己生命有關的歷史,這個歷史本來是爺爺要帶我們來實現的。」

  「爺爺在家鄉的兄弟們都去世了,是叔叔和姑姑還有鄉親們迎接我們的。他們其實不太講話,但是姑姑拉住我的手,說你最像我的一剎那,我知道她一定是親人,這個感覺是沒有辦法騙人的。」回憶當時的場景,兩姐妹的情緒有些酸楚,「不是只有我們想回來,最想回來的就是我爺爺,可是他沒有機會」。

  「何必就分隔兩地,真是何必!」兩姐妹哽咽道。

  這次終於認祖探親,兩姐妹說遠在台灣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都非常激動,他們都說一定要盡快回來認祖歸宗。「我弟弟對這件事非常重視,他覺得爺爺這一支的孫輩就自己一個男丁,一定要回來認祖歸宗,族譜上要寫他的名字。」周美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