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將適時檢討欖隧非繁忙時段收費
![●陳美寶昨日在立法會回應議員質詢時表示,當特區政府收回大欖隧道專營權後,一般時段及非繁忙時段可做到可減盡減。資料圖片](https://dw-media.tkww.hk/epaper/wwp/20250104/TXT_JPG/a09a.jpg)
需恪守用者自付原則 新收費已盡量回應市民期望
特區政府今年5月收回大欖隧道專營權後將實施分時段收費,有立法會議員昨日在立法會《2024年行車隧道(政府)(修訂)條例草案》委員會會議上,認為縱使已調低隧道費,但收費仍然偏高。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回應時表示,需要恪守用者自付、收回成本原則,同時要考慮交通管理,其中的重要考量是避免交通擠塞。目前以運輸模型分析,預計大欖隧道繁忙時段會出現擠塞,需要以新隧道費調節車流量。非繁忙時段的收費,她表示會適時檢討。●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
特區政府早前公布收回大欖隧道的收費方案,私家車平日周一至周六繁忙時段收費45元、一般時段30 元、非繁忙時段則減至18元,較現時有22%至 69%的減幅;的士全日劃一收費28元 ,減幅52%;貨車及巴士等商用車輛全日劃一收費43元,減幅為33%至80%不等;電單車所有時段及周日及公眾假期收費,定為私家車在各時段的40%。
繁忙時段收費不變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吳傑莊會上表示,部分市民仍然覺得隧道費貴,原因是他們認為大欖隧道已全部交還給政府,「是否應該維護成本,應該與其他所有隧道可以有一個規模效應,可以便宜一點。」
陳美寶回應時表示,繁忙時段的收費方案不變,「政府的收費隧道也好,又或道路,也花費不少資源去投入興建以至去營運,一方面是交通管理,另一方面是恪守一個用者自付、收回成本的原則。我們在繁忙時間的收費是守着,那是非常重要,但在這前提下,一般時段及非繁忙時段,我們已有酌量看看是否可以有下調空間。畢竟維護交通的管理方面,不會令其擠塞,暢順之餘,有適當的空間,我認為我們已盡量回應市民期望。」
另一名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陸頌雄認為,政府在收回成本後亦能賺錢,並引述陳美寶曾表示隧道費要補貼其他基建,但新界西居民並非特別富有,若要新界西居民以隧道補貼其他區的基建開支並不公平。
陳美寶回應時表示,當特區政府收回欖隧專營權後,一般時段及非繁忙時段可做到可減盡減,「這個隧道位置設於很近一些通往口岸及物流設施,譬如是機場及貨櫃碼頭,它們的車流與一般市民上班及下班出行時段不同,所以當我們希望可減盡減的空間時候,亦都計算到不可以在這些時段出現預計不到的擠塞情況。」
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陳紹雄表示,樂見政府採用分時段收費模式,恪守用者自付、收回成本、力保不塞及效率優先等原則,並支持政府在繁忙時段收取較高隧道費,以價格作為調控交通手段,保持大欖隧道交通暢順,從而有效紓緩屯門公路和吐露港公路的交通情況。
不過,他關注到非繁忙時段商用車輛是否有降低收費空間,詢問政府有否更多商用車輛行車量或容車量比率的相關數據,以數據模型闡述、衡量及評估不同收費架構的影響,如減低一半商用車輛費用,非繁忙時段欖隧會否由「不塞車」變成「塞車」,並一併檢視附近路網運力或承受能力,以數據衡量調低商用車輛收費的可行性。現階段若未有相關資料,他希望政府收集更多商用車輛的車流量數據、分布及趨勢分析,再視乎最新數據適時檢討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