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海觀瀾/賴清德送給台民眾的新年禮物竟是「備戰」\朱穗怡

  俗話說「新年新氣象」,各界關注這些年冰凍已久的兩岸關係在2025年是否會有春暖花開的可能性。眾所周知,自2016年5月民進黨在島內執政以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奉行「台獨」路線,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中斷,兩岸關係大幅倒退,嚴重損害島內業界生計。台灣旅遊業疾呼「要客機不要戰機」,呼籲民進黨賴清德當局改善兩岸關係,盡快恢復陸客赴台遊。台灣教育界人士也希望當局修補改善兩岸關係,再次吸引陸生赴台求學,以紓緩島內學校生源不足的困境。對於台灣民意要求改善兩岸關係的強烈呼聲,賴清德當局的回應竟然是「備戰」。

  日前賴清德首次發表「元旦講話」,對於各界關注的兩岸關係走向着墨甚少,不僅毫無改善兩岸關係的意願,還揚言「繼續提高『國防』預算,強化『國防』力量,展現保護『國家』的決心」。這一方面是為了討好即將上台的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去年特朗普在競選時已暗示台灣交的「保護費」不夠,應向美國買更多的武器,還說台灣的「防務支出」應提高到佔GDP的10%。早前賴清德當局已放出風聲說「將斥資150億美元購買美國武器」,如今又叫囂「提高防務預算」,看來今年台灣方面向美國「進貢」的「保護費」數額恐創新高。另一方面,這反映賴清德當局在兩岸關係政策方面繼續走「倚武謀獨」、「倚美謀獨」的路線。雖然賴清德沒有像去年「520」就職講話那樣宣揚「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但講話通篇皆稱「中國」、「台灣」,還誣衊「中國」是「威權體制」,說台灣屬於「民主陣營」,顯然是把兩岸當作「兩個國家」。儘管這次言辭沒有新上任時那般挑釁、激烈,但其「台獨」本質並沒有改變,配合美方把台島打造成「武器庫」、「火藥島」的策略也沒有放鬆。難怪島內輿論在賴清德發表「元旦講話」後指出「看來2025又是(民進黨當局)硬幹到底的一年,大家鋼盔戴好吧!」

  賴清德在「元旦講話」中兩次強調「台灣尚勇」,但這「勇」不應該表現在「推動台獨」方面,也不應該體現在「充當美國『遏華』打手」上,而應該用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兩岸融合發展上。「要交流不要交惡,要和平不要對抗」是台灣主流民意的強烈呼聲。賴清德當局若一意孤行,在「台獨」死路上狂奔,最終必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