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國際政局變化 中國機遇大於挑戰\凌 昆
新年到來,正應回顧與展望世界大格局及大趨勢。過去一年影響全球財經的關鍵性因素是政治,包括國際地緣政治及主要國家的內政。百年巨變,最根本也最影響深遠的是政局及政制的深度轉變,由此將驅動經濟及其體制的重大轉變。
百年前此類巨變帶來了大蕭條及兩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循環規律每在新環境中出現令人驚訝的重複。展望新一年,政治因素對世界財經的影響將增加,特別是政治巨變必將引發財經及市場震盪,更不可不防。
過去一年政局巨變有兩大重點。一是各主要西方國家或政府倒台或政局不穩,極端主義民粹主義高漲,波及美、法、德、日、韓等多國,美國在特朗普2.0時期更可能出現革命性變化。各國內政大變必將帶來國際政局大變。
另一重點是地緣政爭激化,烽煙四起,鬥爭升級。俄烏戰事出現了烏軍攻入俄國,朝鮮出兵助俄和美國允許烏軍以遠程武器攻俄等嚴重升級。中東戰事由加沙擴至南黎,但敘利亞將成為新的鬥爭中心,情況更為複雜危險。同時世界各地的地區性小衝突不斷且增多,大國鬥爭外又添加地區性的小國爭鋒。美國「一哥」地位削弱,再難號令天下控制大局。法德的弱化及之間的矛盾令歐盟前景轉差。歐美矛盾在特朗普2.0時浮現將影響大西洋聯盟。北美自貿協定已實際上瓦解。國際保護主義及逆全球化之風增強。國際組織如世貿等角色受制日多。
在政治因素的負面影響增強外,其他因素也同樣,這包括人口老化、環境惡化、極端氣候常態化和新病毒更多出現等。財經領域也有各種結構性問題,有老大難的也有新生的,包括債務負擔日重,各國財政困局日深,金融資產泡沫日大,虛擬金融與實體經濟日益脫節,和新技術開發應用(如GAI(生成式人工智能)、機械人及基因工程等)的影響日大等。上述各因素同樣會帶來財經上的結構性問題。故除市場震盪外,還將出現宏觀經濟的多元化惡化:如通縮、高通脹和滯脹等在全球範圍內並存。
西方對華包圍圈減弱
對中國來說,上述國際大環境自會帶來負面影響,就此需有充分估計及應變部署,不能心存僥倖。這是挑戰,但另方面中國也有機遇,如處理得當還有可能機遇大於挑戰。首先出口全球受壓之下,中國受影響會較小而承受力更強,故雖同是輸家之一卻成了相對贏家。原因是中國經濟規模大、潛力豐、產業齊全,且非全開放有險可守。其次是國際陷入亂局,西方大國不寧,中國將少受干擾而更有利於發展及開拓新的外交與開放空間,西方的對華包圍圈也將被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