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賢:將取締3.3萬劏房 床位不納入簡樸房

  【大公報訊】記者鄭文迪報道:政府現正就「簡樸房」規管制度進行持份者諮詢。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日在報章撰文表示,現時約三成劏房居住環境較差,或最終會被取締,長遠料有近八萬個劏房單位會繼續留在市場,以「簡樸房」形式出租。她又提到,「籠屋」、「太空艙」等床位,已受到《床位寓所條例》規管,毋須納入「簡樸房」規管,以免重複監管。

  何永賢在英文報章撰文提到,政府有決心解決劏房問題,亦是房屋局首要任務。「簡樸房」規管制度諮詢將於下月10日結束,房屋局會根據諮詢結果,盡快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爭取年內通過。

  何永賢表示,根據政府最近完成的深入調查,市場上約11萬個劏房單位,粗略估計約有三成即約3.3萬個居住環境較差,只有少量能改造成為符合標準的「簡樸房」,餘下7.7萬個單位,預計簡單執修後便能符合「簡樸房」最低標準,故長遠來看,料有超過七成單位涉及約八萬個劏房,會繼續留在市場,以「簡樸房」形式出租。

  社區服務隊協助有需要租戶

  由於公營房屋供應增加,市民對劏房需求減少,何永賢預期日後「簡樸房」租金不會大幅上升。

  何永賢重申,政府會循序漸進實施「簡樸房」規管,包括在法例生效後,設18個月登記期和額外24個月寬限期,提供足夠時間予業主改建單位及與租客商討租務安排。執法工作亦會有序進行,避免受影響劏房戶流離失所,社區服務隊亦會協助有需要租戶尋找租盤,例如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等。

  何永賢又提到,政府提出多項「提速、提量、提質、提效」措施,大幅提升公營房屋供應,2026/2027年度將有3萬伙簡約公屋落成,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供應量將達到18.9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多八成;現已有約1.8萬個過渡房屋單位竣工並投入使用,另有3000個單位預計將於2025年竣工,以填補短期供應缺口。公營房屋供應增加,不但有助合資格家庭加快「上樓」,改善居住環境,亦有助解決劏房問題。

  至於「籠屋」、「棺材房」、「太空艙」等床位,何永賢表示,有關床位現受《床位寓所條例》規管,若納入「簡樸房」規管,只會造成重複監管,因此沒有必要納入。她說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轄下的牌照事務處,已針對床位寓所的問題,加強執法及宣傳,並於去年九月就兩宗個案採取執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