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者抽中跨區籌或棄名額 牙科街症預約缺席率高
衞生署牙科街症服務自本周一(12月30日)起,轉用網上登記系統,以抽籤模式分配牙科街症籌號,但連日來都有中籤病人「甩底」,整體缺席率約26%,當中近六成是65歲或以上人士。現時網上系統要求病人在可供選擇的診所,按志願排列優先次序,有立法會議員表示,部分長者好不容易在網上登記並抽中籤,但抽中跨區的診所籌,可能因行動不便等原因,無奈放棄名額。有長者則擔心「抽極都抽唔中」,無法求診。
衞生署昨晚表示,將調整改善措施,包括考慮引入候補機制,詳情適時公布。\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牙科街症轉用網上登記系統後,病人毋須親身到牙科診所排隊取籌,而是在看診前一日的早上6時至11時30分,在網上登記下一個工作天的牙科街症服務。該系統會於網上登記截止後,立即以電腦自動抽籤方式分配名額,每間診所的一半名額預留給65歲或以上的長者優先抽籤,中籤會獲發手機短訊通知。
新系統實施至今,12月31日、昨日各有3間牙科診所提供服務。衞生署昨晚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首日服務有686人提前登記,共派出88個籌,結果有26人沒到診;昨日服務有366人提前登記,共派出63個籌,結果有14人沒到診。兩日合共有40人「甩底」,6間診所缺席率19%至33.3%,荃灣牙科診所缺席率最高。
衞生署表示,缺席者中有23人(57.5%)為65歲或以上人士。經初步了解,部分「甩底」市民說因事未能出席,或忘記預約,亦有市民表示不清楚牙科街症只提供緊急牙科服務。
民建聯新界西北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於昨日早上8時左右,到元朗牙科街症診所實地了解,見到有長者仍在診所門外輪候。衞生署駐場人員於8時30分左右,才到診所前為長者提供協助。他說不少長者反映,不知道已改變先到先得取籌的方式,大清早趕來排隊;有長者說不懂網上登記,有長者說手機沒上網功能,需人協助登記。
現時網上登記系統將同一日提供服務的牙科診所,放在一組供登記者選擇志願,舉例12月31日提供服務的元朗、荃灣、粉嶺牙科診所,病人登入系統後,需選擇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換言之,居住元朗的病人,可能被派荃灣的籌。
周浩鼎向大公報記者指出,有長者在網上登記時,按志願為診所排序,卻被抽中地區較遠的診所,「很多長者本身可能行動不便,擔心診所太遠,自己不識路,就直接說『算了,不如下次再去』,導致有名額浪費。」他建議牙科診所在市民中籤後,主動打電話聯絡市民,告知如何前往。
議員倡診所為中籤者提供協助
對於有市民擔心「抽極都抽唔中」,周浩鼎建議,對抽多次都未能中籤的市民,尤其是長者,希望衞生署設立機制,在下一次網上登記並抽籤時,根據電腦紀錄,為這批人提供多次機會,將他們排在較前位置,優先抽籤。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新安排幫助改變通宵排隊問題,但歸根結底是牙科診所名額嚴重不足,形容是將排隊人龍變為「看不見的人龍」,而且很多人或因個人原因,導致無法應診,但又錯過取消登記的時間,最終「甩底」,她希望衞生署盡快改善機制。
衞生署:擬引入候補機制
衞生署昨晚回覆《大公報》表示,會繼續監察新系統運作、密切留意市民使用情況和出席率等成效,作出合適調整和改善措施,考慮方向包括引入候補機制,詳情會適時公布。考慮到市民需熟習新系統運作模式,在系統推出初期,抽籤結果公布當日會主動聯絡中籤者,確認是否收到短訊,並提醒他們翌日的診所地點及應診時間。
衞生署稱,牙科街症是為市民提供免費緊急牙科服務,服務範圍包括處方止痛、脫牙,或處理其他緊急狀況如口腔膿腫。服務是專為有緊急需要的人士而設,由於名額有限,市民不要濫用,將機會留給更有需要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