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堅持擔當作為 展良政善治新氣象 ─「邁向由治及興」系列評論之三\龔之平
提升治理效能,推進由治及興。
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是香港的當家人,也是治理香港的第一責任人。
使命在肩,篤行致遠。遵照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期望要求,新一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持續完善治理體系,努力提高治理能力,不斷增強治理效能,特區治理水平呈現新氣象。
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在「四點希望」中又強調,「要把依法治理和擔當作為結合起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完善各項體制機制和法律法規」、「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激發社會蘊藏的巨大活力和發展潛力。」
「一年來,李家超行政長官帶領特別行政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歷史性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集中精力拚經濟、謀發展,推動解決住房、醫療等民生難題,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鞏固了香港穩定發展的良好態勢。中央對李家超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習主席勉勵的話語讓人信心十足。
「一國兩制」實踐進入了新階段,香港發展前景廣闊,風光無限,這一新階段是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是破解深層矛盾實現長期繁榮穩定的新階段,是弘揚創新精神、引領香港再創輝煌的新階段。
推動香港由治及興,需要特區政府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需要特區政府敢於擔當、善作善成。良政善治,映照着香港的進步,維繫着香港的未來。
夯實責任 擔當作為務實進取
努力收穫肯定。
2022年底赴京述職,習近平主席肯定李家超和特區政府「勇於擔當、務實有為」;2023年底赴京述職,習近平主席肯定李家超和特區政府「敢於擔當、善作善成」;2024年底赴京述職,習近平主席再肯定李家超和特區政府「擔當作為、務實進取」。
忠實履行誓言,以實際行動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基本法權威,為香港特區竭誠奉獻。
就職以來,李家超和特區政府在提高治理水平上的付出與成效得到中央充分認可、高度評價。
——憲制秩序穩健運行。把握制定實施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後的歷史重大轉折機遇,全力穩固以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的憲制秩序,以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特區治理最高原則,歷史性完成二十三條立法任務,香港保持政治安定、社會穩定。
——行政主導牢固確立。把握選委會選舉、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後的「愛國者治港」新局面,全面落實和進一步完善以行政長官為「雙首長」的行政主導體制,行政長官權威得以維護,施政報告日益進取,行政與立法關係通過行政長官互動交流答問會、立法會前廳交流會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持續優化。
——政府施政順暢高效。把握香港實現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全新發展階段,徹底改變過往「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治理頑疾,有效形成「議而有決、決而有行」的施政風貌,實現政府管理一體化、管治團隊大團結,決策力、組織力、執行力大幅提升。
形勢紅利充分釋放,治理作風煥然一新。
特區政府「以結果為導向」、做實事、做成事的治理文化逐漸形成,摒棄積極不干預迷思,施政上的沉疴積弊逐步打破。
——管理不斷升級。更新公務員守則,糾正被曲解的「政治中立」,強化忠誠擔當;推出「行政長官表揚榜」,強化賞罰機制;增設「全政府動員」機制,強化應變能力。
——責任有效夯實。引入「紅隊」概念,注重決策檢視、政策評估,提高施政科學化水平;引入KPI管理,連續三年詳列逾百項指標。
──機制持續打通。針對「老大難」民生治理問題,系統設置工作統籌機制;建立「人大政協聯絡機制」,系統整合各種管治力量;組建教育、科技和人才委員會,成立低空經濟、旅遊熱點、銀髮經濟工作組,系統謀劃推動改革。
在作為方可有作為,真進取才能真進步。
「自上任以來,我提出各種措施推行改革,改變政府文化,強化系統、優化制度,為建設每天進步的香港而奮鬥……」李家超在2024年度施政報告結語中的這番話,傳遞出香港治理的新風尚。
改革前進 「上下貫通一盤棋」
源浚流長,根深枝榮。
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央政府對特別行政區擁有全面管治權,這是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的源頭,同時中央充分尊重和堅定維護特別行政區依法享有的高度自治權。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是統一銜接的,也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夠把特別行政區治理好。」
香港回歸祖國,重新納入國家治理體系,建立起以「一國兩制」方針為根本遵循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
打造特區良政善治,必須自覺在國家治理體系裏認領角色、積極作為;必須自覺站在國家的高度觀察和思考問題,履行對國家的責任;必須自覺提高治理水平,滿足建設好、發展好特區的迫切需要;必須革除舊弊,與時俱進,創新理念思維。
一年來,堅定擁護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依法行使特區高度自治權,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守住底線和根本,踐行使命和責任,協同立法和司法,確保特區治理始終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
──堅定捍衛國家安全。嚴謹、高效制定實施《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嚴格、規範執行香港國安法,嚴肅、全面檢視各政策局各部門守則、指引、程序,面向全社會開設國家安全展廳。特區維護國家安全成自覺、更有力。
——真心擁護中央管治。主動學習貫徹習近平主席涉港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切實履行基本法規定的憲制安排,精心制定施政報告,認真進行工作述職;積極尋求、虛心接受中央港澳辦等中央有關部門工作指導、施政監督。特區「一國」原則更為生動體現。
——積極夯實政治基礎。不遺餘力建立以愛國愛港為核心、與「一國兩制」方針相適應的主流價值觀;成立「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富有成效開展工作;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積極籌建國家發展成就博物館。特區愛國愛港精神沛然、更蓬勃。
「我謹此宣誓:本人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議會議員,定當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盡忠職守,遵守法律,廉潔奉公,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服務。」2024年新年第一天,第七屆區議會區議員宣誓就任儀式舉行,470名新任區議員隆重宣誓。
從完善選舉制度到完善地區治理,從履行憲制責任到健全治理體系,特區治理走上了「上下貫通一盤棋」的良性發展道路。
治理新風貌,發展新氣象。特區抓施政、搞改革已然如身使臂,更從容、更開闊。
團結協作 由治及興未來可期
「在新形勢下,如何把愛國愛港的滿腔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把『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這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要回答好的時代課題。」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遵照習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期望要求,對香港特區治理發展發出深刻之問。
管治有力,治理有方,施政有為。
一年來,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何以能全力拚經濟、謀發展,大力搶企業、搶人才,努力解決民生痛點難點,着力加強國際交往合作,以鮮明的改革理念、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一件事一件事地抓,有力推動特區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展現新氣象?
新一年,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何以能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創新創造中推動香港由治及興,為繁榮穩定作出更大貢獻?
只有牢記誓言、不辱使命,只有實幹擔當、團結協作,只有守正創新、改革求變。只有始終對國家負責、對香港負責,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才能交出一份無愧於國家、無愧於香港、無愧於自己的亮麗成績單。
——必須把握貢獻國家治理這一大局。特區治理之所以有今天積極向上的良好局面,落實中央全面管治權、實現香港由亂到治是決定性因素。提升特區治理效能,最關鍵的保障就是善於從國家根本利益和香港整體利益出發,站在全局高度考慮問題,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維護國家安全,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必須枕戈待旦;維護憲制秩序,不能「行禮如儀」,必須確保中央全面管治權全面落實;維護繁榮穩定,不能「畫地為牢」,必須加速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必須把握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一主題。香港步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新階段,這是香港當前及今後形勢的基本判斷。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特區治理的中心和重心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跟上國家和時代的發展節奏,全力拚經濟、謀發展。
始終堅持「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始終維護高水平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始終發揮獨特優勢、強化內聯外通;始終弘揚核心價值、促進和諧包容。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產業迭代升級,擴容增效。把特區一切基礎、一切資源、一切力量都凝聚到發展建設上來。
——必須把握改革實現更好發展這一法寶。貫徹落實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國家當前最大的政治任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香港當前面臨的最重大歷史機遇。改革創新,首先是特區政府要識變、應變、求變;塑造新動能新優勢,首先是特區政府要展現新風尚新面貌。
拿出更大的改革魄力,積極穩妥推進各領域改革;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改革藍圖,確立全社會對改革的美好憧憬;進一步壓實改革執行和分工機制,確保改革一步一個腳印,見實效、有回響。通過銳意改革,真正破瓶頸、補短板、除障礙,解決香港鞏固傳統優勢、培育新興優勢問題。
——必須把握依法治理和有為政府這一定位。依法治理是特區一切治理的基本原則,什麼時候都不能突破;有為政府是行政主導體制的必然要求,什麼時候都不能懈怠。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主任鄭雁雄指出,要守住法治精神,當好依法治理模範生。「推動特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走在發達經濟體前列」。
深入推進公共行政改革,革新管治理念,改進管治方式,建設高效、有為的服務型政府;團結立法、司法和各界力量,優化公共政策諮詢機制,提升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堅持「刀刃向內」,持續加強內部管理監督,推進公務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實現「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
聽取李家超述職,習近平主席對特區工作給予高度肯定;一周之內,習近平主席在澳門再次接見李家超,又對做好特區工作予以深情囑託。國家對香港寄予厚望,對特區治理寄予厚望。
強國建設前景光明,民族復興勢不可當,由治及興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