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港青:灣區市場廣 擇業機遇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僖)2021年首批參加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的香港青年周盼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歡迎政府優化該計劃,令更多港青有機會北上發展。他指該計劃是其職業生涯的轉捩點,藉參加該計劃已在內地成功開展自己的事業,目前已在前海一間最大人才孵化器公司任職總裁助理。在他影響下,其女朋友也參加計劃,目前一同在深圳發展。他說:「始終大灣區內地城市市場廣闊得多,選擇和前景更加多元化,發展也比香港快速得多。」
賺港薪水在內地「很好使」
在港修讀工商管理的周盼,大學畢業後曾一度在香港一間跨境電商公司工作逾一年。該公司僅5名僱員,每天工時相當長,當時月薪約1.5萬港元,與父母同住。由於香港物價高,令他每月僅能存下兩三千元積蓄:「香港的消費比較貴,比如食一餐韓式燒烤,兩個人至少要250元至300元,在深圳可能已是4人消費總額。」
2021年,勞工處首次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提供月薪不少於1.8萬港元的內地筍工,經常返內地遊玩的周盼怦然心動,「賺香港人工(1.8萬元)、內地生活,值得博一博。」在過五關斬六將的甄選過程中,他展示個人的長遠規劃和實踐決心,讓僱主感受到他北上長遠發展的決心,終於成功獲聘為該集團深圳分公司市場部的一員。
入職後,周盼需要時常到內地各大分公司出差,令他感覺興奮又富有挑戰。由於表現出色,培訓期結束後獲公司加薪繼續聘用,收入增加至1.9萬元人民幣:「和香港比似乎不高,但內地生活成本便宜得多。這收入在香港幾乎存不到什麼錢,但在內地可以月存逾萬元。」
周盼工作之餘熱心公益,在內地參與不少幫助港青北上創業的義務工作,被前海夢工廠人才孵化器公司相中,邀請跳槽加盟。周盼也發現自己更喜歡培養人才、服務青年的工作,於是應聘到該公司工作,目前已是該公司的總裁助理。
不過,他也提醒有意北上就業的香港青年,要成功應聘並不容易。他教路:「要多做嘗試,很多大公司更樂意聘請新人,不要因為是大公司而不敢嘗試;簡歷和面試要表現出自己擅長做什麼,而不是你的經歷或者想要什麼待遇;要展示充分誠意,親自遞簡歷永遠比郵寄簡歷成功率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