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新氣象】區議會現新氣象 地區治理開新篇
丁江浩 東區區議員 民建聯執委
新選制下的第七屆區議會任期已過了一年,在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產生的470位區議員於2024年1月1日宣誓就任以來,成為政府與市民有效溝通的橋樑,並就地區議題向政府部門建言獻策,和分區委員會、關愛隊等地區治理團隊充分合作,着力改善民生、回應市民訴求,為地區治理帶來一番新氣象。
新一屆區議會重回基本法下作為非政權性的區域諮詢和服務組織定位,協助政府增強地區治理效能。作為參與過新舊制區議會的其中一員,筆者最大的體會就是新選制下的區議會議事比以前更有效率,不再浪費時間在一些無謂的政治爭拗上面。以前的區議會不管大小會議,動輒四五個小時,當中往往因為一些黨派的門戶之見,出現意氣之爭而浪費時間。現在的區議員均是堅定的愛國者,就算來自不同政黨的成員,大家參政議政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與政府一起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以及共同維護香港和諧穩定,而不是過去一些企圖利用區議會搞亂香港的反中亂港分子。
現在的區議會由當區民政事務專員擔任主席,更有效促進議會與政府部門之間的良好互動。因為民政專員熟悉政府內部運作,了解政府辦事程序,擔當一個統籌協調的角色,區議會與政府官員的溝通比以往更順暢。例如在解決地區議題方面,民政專員兼任區議會主席便有主導角色,比以往更主動邀請政府部門參與解決區內最棘手的問題。有了民政專員的統籌角色,政府部門比以往更重視區議員提出的訴求。而且有了民政專員的把關,區議員不再為了曝光率而盲目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議案。
新一屆區議會成員的產生辦法,包括有地方選區直選、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和政府委任,也有當然議員,當中有不同程度的競爭,而候選人來自不同背景、不同範疇和不同界別的人士,不是「清一色」而是「五光十色」。因此,新區議會帶來更多有能力人士為地區服務,達到均衡參與、專業參與,為市民帶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
完善地區治理,更有效為市民排憂解難,就是重塑區議會最重要目的之一。相信過去一年區議會高效運作,切實履行職責,廣大的香港市民是有目共睹、心中有數。當然新區議會只是剛剛運作一年時間而己,當中仍有一些改善空間。無論如何,只要區議會牢牢掌握在愛國者手中,完全遵循基本法下的區議會定位,不再出現以往政治亂象,就一定能為地區治理作出新貢獻,打開地區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