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蝶飛越三千公里抵港破紀錄

●香港斑蝶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左起:凌悅丰、Emily Jones、Timothy Bonebrake。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斑蝶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左起:凌悅丰、Emily Jones、Timothy Bonebrake。 受訪者供圖

●在去年8月18日於日本標放,同年12月21日於淺水灣捕獲的大絹斑蝶。 受訪者供圖
●在去年8月18日於日本標放,同年12月21日於淺水灣捕獲的大絹斑蝶。 受訪者供圖

●在淺水灣被捕捉前的大絹斑蝶。受訪者供圖
●在淺水灣被捕捉前的大絹斑蝶。受訪者供圖

  港大籲市民如見蝶翅有標籤 可向團隊報告 助解遷徙之謎

  日本與香港距離數千公里,飛機飛行時間平均需約4小時15分鐘,如果是小小的蝴蝶,又會是怎樣的重大挑戰?香港大學的研究團隊近日在淺水灣發現一隻香港罕見的大絹斑蝶(Parantica sita),其翅膀上貼有一枚印有日文和「8月18日」字樣的標籤,團隊其後證實這隻蝴蝶最少生存了124天,更是飛越超過3,000公里,從日本遠道而來飛抵香港,打破全球大絹斑蝶有紀錄以來的最長移動距離,成為「世一蝴蝶」。研究負責人形容,這是一項難以置信的壯舉,並向公眾發出呼籲─如發現翅膀上貼有標籤的蝴蝶,可向香港斑蝶研究團隊報告,合力解開斑蝶遷徙的謎團。●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2024年12月21日,香港斑蝶研究團隊成員、港大生物科學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凌悅丰在淺水灣進行蝴蝶研究時,發現該隻大絹斑蝶。經網捕後,他在蝴蝶翅膀上發現上述日文標籤,顯示這隻大絹斑蝶四個月前曾在日本福島被標放。所謂標放,是指以貼紙標記斑蝶翅膀,以了解斑蝶的季節性移動模式。這些標籤通常印有團隊網頁網址,方便公眾參與觀察和報告斑蝶的去向。

  6天標放達481隻大絹斑蝶

  在記錄該隻大絹斑蝶的資料後,凌悅丰將其放歸野外。其後港大團隊透過其他斑蝶標放組織,成功聯繫到標放該隻大絹斑蝶的日本研究人員清水正良與瀧澤宏樹,他們於2024年8月18日,在福島縣Grandeco滑雪場捕捉大絹斑蝶作生態記錄及研究,並逐一在蝴蝶翅膀上加上標籤。二人在當地逗留6天,共同標放了多達481隻大絹斑蝶。這種蝴蝶有長距離遷徙習性,因此研究人員能通過標放蝴蝶,收集牠們遷徙的飛行距離、移動方向及生存時間等寶貴數據。

  通過確認,港大團隊證實這隻大絹斑蝶創下有紀錄以來全球大絹斑蝶最長移動距離,打破了2011年另一隻大絹斑蝶歷時82天,飛越2,423公里的紀錄。

  香港斑蝶研究團隊由港大生物科學學院教授Timothy Bonebrake和和博士研究生Emily JONES共同帶領,Timothy表示,這種體型細小的昆蟲,竟能歷時超過100天並飛逾3,000公里,展現出昆蟲驚人的生理本能。同時,這項發現凸顯斑蝶遷徙的奧妙,「我們需要更多類似的國際合作和公眾積極參與,才能收集更多數據,以了解和保育這些重要的遷徙現象。」

  目前而言,香港究竟是大絹斑蝶的遷徙目的地,還是僅作為中途站,仍然是有待發掘的一個謎團。研究團隊希望,公眾都能參與其中,一旦發現翅膀上貼有標籤的蝴蝶,可向團隊報告,每一則報告都有助學者了解和保育遷徙蝴蝶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