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各有所長 無懼高才通子女爭位
升中自行分配學位昨起接受申請 家長:親自交表更安心
今年9月入學的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於昨日起接受申請,即使教育局已推出中一派位電子平台供家長進行網上申請及查閱結果,仍有不少家長親自前往心儀學校交表。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晨前往傳統名校皇仁書院了解收表情況,有家長認為,親自遞交表格比較安心,亦有多名家長表示,不擔心高才通等計劃下更多人才帶同子女來港,會令孩子升學面臨更激烈競爭,形容本地學生及人才子女「各有各的優勢」。●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盈盈 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木又
教育局早前曾預計,2025年參加中一派位的學生總人數約有4.93萬人,較上年減少2,200人,家長可於2025年1月2日至16日期間向心儀的官立或資助學校提交自行分配學位申請。
昨日親自前往皇仁書院遞交申請表的潘先生夫婦表示,到校遞交實體表格較電子申請安心,而且兒子的小學就在附近,送完他上學便過來交表。潘太說,一家住在東區到皇仁交通較便利,而且兒子就讀的小學為皇仁的聯繫小學,參觀過學校後亦表示很喜歡。
就近年不少輸入人才的子女來港接受教育,潘太認為,本地學生在課外活動方面更注重多元化發展,以其兒子為例便參與了羽毛球、排球、單簧管、獨木舟、游泳、全國遙控模型車比賽等不同類型活動,從小也相對主動和自信,與輸入人才子女各有所長,不擔心加劇競爭。
學童無需補習 開心學習便可
從事IT的陳先生則表示,雖然兒子正就讀「一條龍」學校,可選擇直升中一,但認為兒子學習能力強,皇仁書院的水平排名更佳,所以希望從自行申請學位方面看看。
他又提到,有按兒子興趣為其報讀奧數和STEAM課外班,他認為:「(小朋友)不需要補習,還是希望他們以開心為主。」
他提到,平常主要會培養兒子多閱讀,及帶其到機械人展覽、歷史博物館等拓寬視野,強調孩子成長不止傳統學業一條出路,「不一定要(入名校)讀書才會成功,能讀就讀,不適合的也有其他方法可以成功。」就近年輸入人才的子女教育對本地學生的衝擊,他表示並不擔心,又指高才通人才來港,不代表其子女能力就特別高,認為港生與他們是各有所長,無懼競爭。
家長黃先生提到,近年本地適齡學童明顯下降,即使不少人才子女來港讀書,也只是補回一些人數差,不會令競爭更激烈。他表示,由於兒子所屬小學的分區派位學校選擇較少,所以於自行階段來皇仁申請,另一志願則選了香港華仁書院交表,但會抱平常心,「想讓兒子升讀Banding(派位組別)好一點的學校,但盡自己能力就好,什麼都試試看。」
另有為兒子申請皇仁的母親認為,人才子女來港適應需時,加上較傾向報讀制度較靈活的直資學校,相信不會加劇皇仁等傳統官津學校的入學競爭。
月花三千為兒報奧數考托福
她形容,懂得處理壓力是兒子性格的最大優勢,每月花約3,000元為其報讀奧數、游泳等課外活動,又特別應考托福英文考試,相信在申請入學時會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