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風景】家族大聚會

  呂書練

  上月底,我家海外三房親人後代首次組團回海南文昌祭祖兼環島遊,我和香港親人特別回海口與他們見面,並一起回鄉拜宗祠和祖墳,令我想起一段往事——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正在廣州讀書。一天獲悉旅居泰國近40年的四叔公回鄉,途經廣州,入住當時的華僑大廈(今日「華廈大酒店」)。我和堂弟趕來拜會,兩地隔代親人首次「會親」。

  我們是孫輩,小時候聽過父輩講過「四兄弟闖南洋」的故事,知道在外祖父輩們給家裏寄錢寄物資,補貼我們的生活,但只是零碎片段,卻從沒見過,此次前去接應和探望老人家,除了盡點晚輩孝道,沒有特別的情感觸動。

  時年60出頭的四叔公算是事業有成的殷商,在剛開放的廣州,他一身筆挺的西裝和書卷氣的眼鏡看來儒雅斯文,卻未能掩蓋歲月在其身上留下的痕跡,或許是旅程的疲倦,在我當時的眼中,他顯得蒼老。因為學業,我們沒有隨他回鄉下。據說,他把40年來對親人、對家鄉的懷念化為一大貨車的禮物,分送家人和村民,並在村內連開數十桌筵席,招待全村人。十年後,年逾七旬的他再偕在泰出生的二兒子和女兒回來。

  我這次回去翻閱家譜得知,曾祖父共有5個兒子,長子性格活躍,早在學生時代就曾因參與左翼活動入獄,大學畢業當過教師和律師,後加入國民政府,在一次參與縣長競選中,被視為白皮紅心,涉嫌通共,幸得好友通風,連夜逃到香港。但因已被政府通緝,不宜久留,獲地下黨協助赴泰,在當地籌募抗戰經費。

  大哥在泰站穩腳步後,就召集家鄉4位弟弟赴泰,後來考慮到鄉下的妻子們養着年幼的孩子,就着最小的五弟回去照顧大嫂們,兄長承諾定期寄錢回來……4兄弟互相照應,開始經營錫礦、黃金和橡膠園生意,各有分工,做得風生水起。但好景不長,長兄不幸染上登革熱,35歲就英年早逝。二哥和三哥也在42歲和61歲病逝,僅四弟壽命較長,事業也較佳。

  再過一個40年後的今日,是四叔公的二兒子、我的堂叔發起,並率領這次的祭祖旅遊團。曾任皇室醫生的他是眼科專家,事業有成,退休後的他近年遊覽過上海、廣州和深圳等地方,看到中國巨大變化,令他萌生在中泰交流之間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