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九集運擬上山 惠藍田三邨
基建技術規劃「雙創新」 陳美寶盼壓縮程序
履新近一個月的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接受文匯報專訪時表示,改革求變不是口號,政府會以創新思維改善現有工作,其中運輸基建規劃方面,該局在技術與規劃程序兩方面均會進行「雙創新」,她以擬議中涉及觀塘上坡地區逾30萬居住人口的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為例,局方有意更改走線,將原定途經藍田北的部分隧道改為上山路段,額外惠及藍田興田邨、藍田邨及德田邨三條公共屋邨數萬居民,技術上則會考慮引進內地多元化運輸科技,並會壓縮個別程序。
陳美寶在專訪中多次強調創新及改革,在長遠運輸基建規劃方面,目前香港共有6條重鐵及4條中型運量的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正處於興建籌備階段,工作量相當龐大。為求在有限資源下完成建設目標,她提出「雙創新」模式,一方面在技術上考慮引入內地最新的集體運輸科技;在規劃程序方面,則可壓縮個別程序甚至同步進行多個步驟,以節省時間。
承建商較早參與工程設計
「香港傳統以來有很多法定程序,例如由初步設計到詳細設計,再到興建和運營,每一步都非常重要,但是否需要一步做完才做另一步,其實並不是。」她舉例指,政府未來或更多採用「設計及建造」招標模式,即項目的設計和建造使用同一合約招標,承建商在較早階段直接參與工程設計,令銜接更為順暢。
其中擬議的3個綠色集體運輸項目,陳美寶指,啟德線去年已完成意向書收集,今年將率先展開招標。至於位於順利、藍田一帶的東九龍線,因為路線相對複雜,需要更多時間設計,預計於2026年招標。洪水橋/厦村項目,政府亦於上月開始徵集意向書,今年3月底截止,同樣預計2026年展開招標。另有連接黃竹坑至香港大學的南港島線西段,仍有待詳細規劃及設計。
就東九龍線,陳美寶透露,綜合考慮後,政府決定更改走線,將部分藍田穿山隧道改為上山路段。她解釋,項目共收到35份意向書,有建築商反映藍田穿山隧道一段成本較貴,亦有當區居民反饋,住在山上的居民無法使用隧道,故決定將原走線向偏藍田北方向的走線略為移動,覆蓋興田、藍田及德田三個屋邨的數萬居民,「我們在附近都可以找到地點作為車站,暫命名為藍田北站,可連接三個屋邨的邨民,經過該站後,再落去部分隧道,連接油塘站。」
陳美寶上月5日獲任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回顧上任近一個月工作,她指雖已在相關部門工作多年,但任局長後站位更高,應更宏觀地布局工作,力求創新與改革。她重申「無論是在航空、航運或是交通基建,我們都應該有創新思維,改善現有的工作。而改革求變,亦不止是一句口號。我們需要深化、實施,我們局過去是有一些老大難問題,包括宏觀政策方面,也有公共交通、點對點運輸等民生事務,所有範疇都應該有改革求變的精神。我們要令到市民受惠,業界支持,最重要的是還要有底線思維,在改革中保持社會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