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a世代來臨 人際關係恐成稀缺品
香港文匯報訊 人們聽過千禧世代、Z世代,可能還有些人聽過Alpha世代,而下一代將在2025年來到這個世界。從2025年1月1日開始,最新的人口群體「Beta世代」來臨。
《紐約郵報》報道,社會學家以15年時間劃定一個世代,每個世代受到當時的社會背景影響,發展出一個概述的共同特徵,千禧世代是指出生於1981至1996年的人,Z世代出生於1996至2010 年,Alpha世代是2010至2024年出生的人,到2025年誕生一個新的世代,在2025至2039年出生的人稱為Beta世代,預計到2035年,這個世代將佔全球人口16%,其中很多會看到22世紀的到來。
過分依靠科技 社群思維缺失
人口統計學家和未來學家麥克林斯爾形容,這個世代將在一個科技無縫融入日常生活的時代中成長。他們可能是第一代體驗「大規模自主交通、穿戴式健康科技,以及沉浸式虛擬環境為日常生活」的人。雖然Alpha世代經歷智能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崛起,但Beta世代將生活在一個AI和自動化完全融入日常生活、教育、工作場所、醫療保健和娛樂的時代。但這個世代與科技的關係將會非常微妙,麥克林斯爾表示,社媒已讓真正的人際關係成為現代世界的稀缺商品,Beta世代必須找到真正意義上的聯繫方式。
《Zconomy:Z世代將如何改變商業的未來─以及如何應對》一書作者多爾西亦認為,Beta世代可能以前數代人所沒有的方式,扎根於智能型裝置和AI領域,像前一代人一樣,他們將依靠科技來解決問題。
然而澳洲莫納殊大學青年政策與教育實踐中心主任沃爾什表示,他對這些影響能否得到解決並不樂觀。他指出,儘管大型的生存挑戰並非新鮮事,但社群思維的缺失將阻礙任何有意義的行動,「我們看到意識形態和政治觀點的多樣化及分裂程度增加,未來的決策並沒有統一的宏大敘事指導。社會日益個人化,這一趨勢反映在身份政治及其他思考我們在世界中定位的方式上,現在更多關注的是『身份中的我』。」
現今青少年最鮮明的特徵之一是對機構的不信任。墨爾本大學社會學教授伍德曼表示,對機構的不信任或拒絕會產生什麼影響,仍有待觀察,「Beta世代出生的世界,是對塑造了一代人、甚至整個世紀的機構的信任正在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