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貨幣政策寬鬆 有利港經濟增長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2023年,私人消費與旅遊服務輸出,擔當了香港經濟復甦的「雙引擎」,但2024年上半年兩大支柱均遭遇不同程度挑戰,內部消費現疲態,增長動力減退。幸好,受到美國總統大選前的「特殊」市場氣氛影響,香港貨物出口表現不俗,出口接替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2024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8%,較對上一季上升3.2%。商會發表展望預計,2025年內地會繼續放寬貨幣政策,美聯儲的減息有望提振內需市場下,經濟表現仍呈正面看法,料GDP增長約2.5%至3%。
融資成本高 去年投資乏力
中華廠商會指出,2024年首兩個季度的按年增長率分別錄得2.8%和3.3%;但以環比計,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二季度僅增長0.4%,較首季度的2.5%大幅放緩,顯示經濟復甦的動能有所減弱。私人消費開支的按年同比增速在去年首季達到頂峰。隨後幾個季度拾級下滑,2024年第二季度更出現負增長,較去年同期下降1.5%。在服務出口方面,2023年全年實現爆發式增長,同比增長率高達20.9%,但2024年上半年的增速已顯著回落至5.5%,特別是旅遊服務出口在第二季度更錄得負8.8%的增長。整體投資開支增長亦後繼乏力。
根據政府統計處發布的修訂數字,2024年第三季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8%,而上一季上升3.2%。首三季合計,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2.6%。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在第三季下跌1.1%。然而,政府預計,由於美國9月中開始減息,加上國家在9月底公布一籃子振興經濟政策,香港股市及樓市都好轉,預計第四季經濟動力得以維持。
廠商會續指,訪港旅客消費模式轉變,進一步削弱了本地消費市場表現,相關行業的中小企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壓力。另一方面,融資成本持續高企、市場流動性趨緊,亦加大中小企的融資成本和資金周轉的壓力;而樓市在年內短暫反彈後隨即向下調整,亦打擊私人發展商投地信心及抑制建築工程投資,令整體投資開支的增長受壓。
特區力辦盛事 助力消費回升
不過,美聯儲在9月中減息0.5厘,無疑對香港金融市場及企業融資環境帶來正面影響。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改善及融資成本下調亦有助於緩解居民按揭的壓力以及企業的資金成本。特區政府正積極催谷一連串的盛事活動,特別是可容納5萬人的啟德體育館將於2025年上半年正式啟用,有助於舉辦更多大型的活動。
廠商會預計,香港經濟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緩,該會將2024年香港GDP增長率預測輕微修訂為2.5%至3%,並預計2025年全年增長率與去年大致持平,仍能維持2.5%至3%的溫和增長。香港短期內的通貨膨脹亦保持溫和,預計2024年與2025年的消費物價變動率將穩定在2%左右的水平。
另外,香港總商會亦發表2025年展望,預計2025香港GDP增長仍有2.3%。商會在美國總統大選後一周進行調查,結果顯示26%受訪企業計劃增聘人手,近40%企業會加薪。該會主席陳瑞娟指出,調查反映企業對2025年經濟反彈抱有希望,並會拓展新市場,並對內地業務增長較為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