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不設防】《誤判》這個片子,一窩男人更耐看

  如果你不是專業的電影人和電影發燒友,而僅僅是普通觀眾,你基本不會去看這個影片誰是副導演或剪接,抑或燈光和音樂後面的名字等等。你也不會去考究《誤判》裏,甄子丹踢出去的鐵腳怎麼拍才讓觀眾感覺真實?或者這個效果Ng了幾次?這些屬於技術性問題。那是後台和監製的事情,觀眾更多是關心這部電影在表達什麼主題?涉及的內容與我的生活有沒有關係、有沒有共鳴?這個事件呈現的社會性和法律性提醒我們什麼?精湛的表演背後映射了執法部門的哪些漏洞需要當局去改進?這個故事的悲劇發生給社會帶來多少損失和負面影響?類似的冤案到底還有多少人仍未得到幫助和解救?

  《誤判》由2016年真實故事改編,它在我們生活的周遭發生,警醒的不止是普通市民,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每一位掌握他人命運的人。你在那個位置上,如果不秉持公義,更確切地說,如果你安於平庸,對司法上一些明顯的漏洞或隱患沒有跟進或提出質疑,你也是與同謀無異。誰都不能免於法律上與良心上的追究與譴責。

  《誤判》展現的不僅是個人的英雄主義和打鬥場面的精彩,而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立於不敗的精神之光。甄子丹無論是從演員的角度或角色的擔當都是一束光,照亮昏暗的靈魂與深淵裏那些冤屈的生命。香港檢控官霍子豪(甄子丹飾)原是總督察,追捕犯人時受傷,結果這個經由自己拚命抓回來的犯人,卻在法庭上由於證據不足無罪釋放。這使霍子豪決心要為司法公正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他要當一名在法庭上秉持公義的檢查官。故事主角把這種精神傳達給廣大的人群又是電影社會價值的最大體現。受害人馬家杰為了1,000元能幫補家用,答應朋友代收一封郵件,被捲入一宗販毒的案件,因犯罪集團的勢力強大與無孔不入,馬家杰遭重判27年。一個未諳世事的少年就此毀了一生。一宗誤判毀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儘管這個家庭本身已支離破碎。馬家杰最愛的爺爺也把命搭進去了。試想,這個仇恨怎樣才能解開?影片從霍子豪擔任檢察官這個身份開始,事件就有了轉機。刑偵、律政以及黑幫3條線並進,功夫與警匪,這是在常見的打鬥中只有甄子丹的《精武門》精神才能精彩升級。我們也從影片呈現的犯罪元素與其犯罪團夥各種貪婪殘暴的面目對社會有更寬泛的認知。我之前寫過《毒舌大狀》的影評,我為故事的精神唱了讚歌,今天我也為本片《誤判》中的個人正義到團隊正義的過程竭力舉薦。武打精神是勇士的豐碑,沒有挑戰就沒有勝利。

  從開場到結局,甄子丹只有一個信念就是成為一道光,一道可以傳承的光。在任何崗位都不影響他對公義的秉持與追求。假如他只能在街頭打鬥追敵,不能在法庭抗辯,你還看不到一個豐滿又獨特的甄子丹精神。相對他在《葉問》的骨幹形象,我原以為會影響我們對這個動作片的期待。但他在地鐵上與犯人槍戰與肉搏中,完全讓人忘記這是劇情,拳拳交疊,視死如歸,讓你震破三觀,驚呼過癮。本片有個特點,全場都是雄性與雄性的搏鬥,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溫情。除了客串律政司司長的汪明荃扮相與神似都絕佳以外,女性元素幾乎缺席。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個墟」,然而這個片子,一窩男人更耐看,比如張智霖、吳鎮宇、呂良偉等。且這齣戲為大家做了一堂關於司法的科普。

  ●何佳霖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