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廊】有情地瓜

  朵 拉

  在的士上,開始是我和女兒兩個在聊天。我們說的是地瓜。

  剛剛在路上,寒冬的風只是微微地吹着,卻有刺骨的寒意。路過看見冒煙的攤檔,甜美的香氣撲鼻而來,我們忍不住走上前去問:「這是什麼呀?」

  年紀不輕的老人,正專注地在炭火上翻動着幾塊紅黃相間的東西。那味道似曾相識,腦海裏卻一時沒有對應的名字。他轉頭看我們一眼,似乎對這個問題有些詫異,低聲回應:「烤地瓜。」他這麼一說,我們才認出炭爐上那微焦的果實原來是地瓜!那股混合着炭火的香甜,陌生又熟悉,像從記憶深處浮上來一般,令人心動。

  剛從熱氣騰騰的餐館出來,熱情的主人款待我們一桌的佳餚,吃得實在撐得不行。可對着這香噴噴的烤地瓜,母女倆竟然忍不住停下腳步,目光交流之間,便心照不宣地做了決定:「只買一個,我們分着吃。」寒冷的街頭,我雙手捧着那塊熱氣騰騰的地瓜,寒意瞬間消散了一半。地瓜皮輕輕一撕,一口咬下去,軟糯而香甜,不由得湧上一股溫馨的懷舊之情。就在我們心滿意足地嚼着烤地瓜時,的士到了,上了車後,我們仍繼續談着這個意猶未盡的「地瓜話題」。

  司機聽見我們聊地瓜,竟也忍不住加入了:「你們在說地瓜吧?」

  他從後視鏡中看着我們,眼睛微微發亮,「地瓜可不只是果腹的東西啊!我小時候家裏窮,就是吃地瓜長大的呢。」兩個好奇的面孔,把視線一致都轉向他,一副期待故事繼續的樣子。

  「那時候我和祖母住在鄉下,屋前種了一大片地瓜田。地瓜藏在泥土裏頭,祖母彎着腰,雙手緩緩在土裏摸索,小心翼翼地把地瓜挖出來。那些地瓜大小不一,沒有今天的大,但那香氣至今難忘。她會用地瓜煮一大鍋地瓜飯,香氣撲鼻,香甜又溫暖。」他忽然問我們:「你們吃過地瓜飯嗎?」

  看着他陷在回憶中的表情,我笑着搖頭,他便不等回答,自己又接着說:「地瓜飯啊,煮出來的米飯都帶着一股甜香!那種香味,怎麼也忘不了。」聽着他的話,我也不由得陷入自己的記憶深處。那個時候,我們家時不時也會煮地瓜粥,而地瓜飯卻不曾嘗試。回去後一定得試試,我暗自決定着。「那個時候,地瓜可是救命的東西啊。」司機繼續說道︰「沒米的時候,地瓜就是主食。秋收時節挖出來太多吃不完,祖母就把它切條,曬成地瓜乾。雖然粗糙,但那是冬天裏最好的零嘴兒。嚼起來有些甜澀,卻是實實在在的溫飽。」

  「我們很愛吃地瓜,但是,現在的地瓜怎麼有機會曬成乾?」我笑起來:「在我們南洋,地瓜是很貴的東西呀。」突然發現,我們不是在聊天,我們各自陷在自己的回憶裏。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中國剛開放,父母馬上申請回鄉探親。帶着兩個超大行李箱,裏頭裝滿了食物和衣服,那時代乘搭飛機無限制重量,只要你能提得動,無論多沉都可以。回來的時候,父母的行李箱仍然是那兩個,抵家打開行李箱的時候,發現裏邊所有的衣服物品都不見了,換回來兩包花生和兩包地瓜乾。爸爸解釋:「老家土地太貧瘠了,種不出其它東西,只有花生和地瓜。」

  記憶中的地瓜乾在這個時候突然浮現,我回答司機:「我媽媽喜歡地瓜乾,她老是說,有時感覺人上火似乎要感冒,不想吃飯,就煮一碗地瓜乾糖水,暖暖地喝下去,腸胃好像就變舒服了。」司機聽了,臉上浮現出一絲共鳴的笑意:「那味道,是家鄉味。」快要下車時,司機笑着對我們說:「沒想到啊,遠在海外的人,也和我們一樣喜歡地瓜。」我大力點頭,到今天,我還是很愛地瓜。女兒在一旁加一句說,我也是呀!地瓜這種根莖植物,如此平凡卻飽含溫情,連接着人與土地、人與人。貧瘠的年代裏,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依靠;而在物質豐盈的今天,它卻成了一種令人懷念的味道。

  滋味深長的地瓜,不僅是食物,更承載着人們心中溫暖的記憶。年年歲歲,地瓜的香甜依舊,而那些往昔時光中的溫情,早已深深烙印在每一口地瓜中,時光愈久,記憶愈濃,有情地瓜,地瓜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