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德攻略/憧憬央行加息 日圓有力重回150\郭啟倫
日本2024年11月份整體消費物價指數與2023年同期比較錄得2.9%升幅,較10月份的2.3%高了0.6個百分點。扣除新鮮食品及能源價格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也錄得上升,11月份核心消費物價指數為2.4%,也較10月份時的2.3%為高。
通脹升溫的狀況雖然未有立即推動日本央行急需有加息的舉措,然而也奠定了日本央行在未來的利率政策方向。故此,對日本央行有機會在2025年某些時候,可能會有多於一次加息動作的憧憬下,投資者趁低吸納日圓的意欲應該會逐步升溫,問題只是在等待當有什麼突如其來的通脹飆升信號來襲的話,日本央行便應該會刻不容緩的有加息動作來穩住通脹。
通脹升溫 預期適時出手
就正如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曾經表示,他希望看到額外的一組積極數據結果,從而令到日本央行就加息作出決定。此外,當候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之後,所採取的明確徵收關稅措施,有機會推動日本央行需要密切關注本土的通脹升溫情況。因為當美國徵收來自日本的商品關稅後,日本製造商不得不降價以增加出口商品的吸引力,然而降價動作會造成骨牌效應,令到日圓貶值,當日圓貶值後日本消費者便需要面對更高的價格去獲取進口的商品及服務,這無形中會推高通脹。假如關稅貿易戰維持一段時間的話,日本便更容易暴露在高通脹的危機當中,這對日本央行適時做出加息決定,是順理成章的措施了。
另一方面,從日本央行在最新一次的議息會議後所發布的政策會議觀點摘要,也透露出一些日本央行加息並不是很遙遠的端倪。這份總結提到,從就業相關指標看,勞動力短缺預計會加劇,因此2025年很大可能實現薪資上漲,預計與2%的物價漲幅一致,反映企業行為的模式轉變,現在企業上調工資是作為確保其勞動力,而不是作為把利潤歸還給員工的一種形式。這發展可以被理解為當日本商家,一方面受到關稅影響而要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同時間消費者亦因應有薪資上調作為購買能力的補貼,在這個情況下,就算物價高漲,消費者仍然有能力作出購買,助長通脹升溫。
日本央行需慎重考慮盡快加息壓抑通脹,日圓短期間應該會逐步吸引趁低吸納的買盤進場,在2025年開局後,日圓應有力重回150水平。
(作者為實德金融集團首席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