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拒續簽俄向歐盟輸氣協議 美坐收漁利

  圖:俄停止經烏向歐洲輸氣,引發東歐國家擔憂。圖為摩爾多瓦配氣廠員工在工作。\路透社
  圖:俄停止經烏向歐洲輸氣,引發東歐國家擔憂。圖為摩爾多瓦配氣廠員工在工作。\路透社

  【大公報訊】綜合路透社、美聯社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1月1日發表聲明稱,由於烏克蘭方面多次明確拒絕續簽協議,公司自當天早上8時起終止過境烏克蘭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外媒稱,這標誌着「歐洲俄氣時代的終結」,引發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對於能源供應的擔憂。分析認為,俄烏輸氣協議失效將導致歐盟、俄、烏三方利益受損,美國通過高價向歐盟出售天然氣,或將坐收漁利。

  俄氣公司聲明指,由於烏克蘭方面多次明確拒絕續簽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協議,公司在法律和技術層面已不能繼續經烏克蘭向歐洲輸氣。

  同日,烏克蘭能源部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出於國家安全利益考慮,烏克蘭停止了俄羅斯天然氣過境輸送服務,「這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俄羅斯正在失去市場並將遭受金融損失」。

  烏總統澤連斯基日前表示不再延長與俄方相關協議,引發斯洛伐克、匈牙利等歐盟成員國對於能源供應的擔憂。斯洛伐克總理菲佐1日稱,事件將對所有歐盟成員國產生巨大影響,「但不會對俄羅斯產生這樣的影響」。菲佐上周曾表示,斯洛伐克可能停止向烏供電。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歐盟成員國進口俄管道天然氣的比例從2021年的40%降至2023年的約8%。如果俄烏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天然氣過境問題,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每年將失去約52億美元的收入,烏克蘭每年將損失約8億美元的過境費。

  為填補天然氣供應缺口,歐盟國家被迫高價向美國和卡塔爾等國購買液化天然氣(LNG),美國一躍成為歐盟最大的LNG供應國。2023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LNG佔其進口總量的46%,較2021年增加近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