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特種化纖業轉型:領先才有未來

  圖:1月1日,「無人機培訓冬令營」在華西村開營。圖為小學生上無人機模擬課。\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圖:1月1日,「無人機培訓冬令營」在華西村開營。圖為小學生上無人機模擬課。\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要保障村民穩定長久的幸福生活,必須保持必要的經濟增長和收入提升。」華西村黨委書記、華西集團董事長吳協恩表示,相比於投資的穩健性,在產品開發上,華西村一直在尋求以技術創新培育核心競爭力。

  華西村特種化纖廠是生產紡織品的原材料──滌綸短纖,這當下的傳統行業,大眾化、低附加值、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競爭激烈、效益低下是這個行業的標籤。

  「行業很傳統,空間時刻有,領先半步,才有未來。」總經理汪方能的自信來自於對市場的精準預判。截至2024年11月,該廠銷售額為28.6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2024年全年銷售額為30至31億元。

  汪方能介紹道,為不陷入低門檻競爭,他們把眼光投向非紡織行業以外的一次性紡織品消費領域。「我們果斷啟動研發生產適用於作為濕巾、乾巾消費品無紡布的前道原材料,定位高端,按歐美等國際市場的要求來規範生產現場及產品質量,產品優先投放歐美市場,接受嚴格的國際標準檢測,兩年時間,逐步打開國際市場,而後再返回內地市場,現已成為該領域中國出口國際市場的前沿品牌,2015年後,在內地市場的佔有率超過三分之一,80%的濕巾中都有華西短纖的成分。」

  「華西村的發展基因是敢闖,我們以先人半步去創造市場空間」,汪方能說,目前,他們已果斷率先研發出最適應新的紡紗工藝──渦流紡紗的滌綸短纖,再度引領行業發展,「在新的賽道上,我們已培養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形成非常強的用戶磁場。」

  搶佔低空經濟賽道

  吳協恩表示,元旦新年下午,有30餘名小學生參加的「無人機培訓冬令營」在華西村開營。「華西村有直升機機場,機庫、停機坪都是現成的,空域乾淨,合作發展低空經濟是一個經濟增長點。」

  2024年6月,江陰市交通運輸局、江蘇華西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信無錫分公司在華西村聯合成立無錫市首家民用無人機試飛運行基地,為江蘇省內第四家。江陰電信副總經理段夢秋表示,自2025年1月起,該基地開展多旋翼無人機飛行駕照的培訓,培養低空經濟人才。此外,基地將重點圍繞無人機綜合應用場景,開展5G網聯通信、高精度導航定位、低空空域監視、低空氣象服務技術方向的實驗環境搭建與日常測試,最終建成一個融合低空智聯網、低空服務平台、智能起降場的可驗證的、可示範的低空實驗基地。

  大公報記者陳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