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座「威龍」伴飛「三角翼」
戰機首飛時,伴飛是必不可少的。1998年3月殲-10首飛時,由殲-5伴飛;2011年1月殲-20(綽號「威龍」)首飛時,則由殲-10伴飛。此次,成飛的三角翼新型戰機首飛,由一雙座版殲-20S伴飛;瀋飛的新型戰機首飛,則由殲-11伴飛。
伴飛的作用是多方面,包括拍攝記錄試飛過程,觀察試飛機型的飛行狀態、運行情況,如起飛、爬升、轉向、巡航、加速、降落等;及時提醒和指引試飛員作出調整或進行處理;為試飛機型提供氣象環境探測,提供電子數據支持;測試驗證試飛機型的通信聯絡與導航系統等。因此,伴飛機型也是中國戰機發展水平的重要見證。而此次成飛在試飛新一代隱身戰機時,出動殲-20S伴飛,既充分烘托了新戰機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殲-20S的性能已經完備。
殲-20S是全球第一款雙座版第五代隱身戰機,其氣動外形與單座型保持一致,座艙蓋加長加大,座艙後部機身隆起。單座型殲-20飛行員要同時兼顧駕駛、通信聯絡、武器操縱等所有事項,而雙座型的兩位飛行員可分工協作,執行更多戰術任務,作戰模式更加多元。比如,一人負責駕駛,一人負責信息數據處理和發射導彈;或進行A射B導,為殲-16等戰機指示引導攻擊目標。
此外,殲-20S也可作為指揮中樞,控制無人機機群,對敵方實施「飽和攻擊」。隨着殲-20S的日漸成熟完善,將加快與無人僚機的整合速度,打造「有人戰機+無人僚機」組合的未來空戰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