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全方位擴內需 力度大手段多範圍廣
邁入2025,經濟開啟新篇。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為2025年九大重點任務之首。配合這一重要變化,會議還提出「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
對此,外界普遍認為,作為2025年中國經濟的首要發力點,擴大內需,既是應對外部衝擊、穩定經濟運行的有效途徑,也是拉動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被視為增強戰略主動的長久之策。對於促進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的平衡,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大公報記者 張寶峰北京報道
供需兩側協同發力 加碼「兩重」「兩新」
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5年國家經濟領域的九項重點工作任務,其中第一項就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對於這一重要變化,業界普遍認為,這一排序充分說明,擴大內需將成為2025年中國經濟政策的首要發力點。
在2024-2025中國經濟年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公開表示,當前我國國內需求不足,外需受到國際上很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實現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必須堅持供需兩側協同發力,促進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的平衡。要把擴大內需作為長期戰略之舉,加快補上內需特別是消費的短板,使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和穩定錨。
如果說擴大內需是戰略之舉,那麼提振消費就是重中之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投資亦是內需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對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提高投資效益」,並部署了「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適度增加中央預算內投資」「及早謀劃『十五五』重大項目」等重點任務。
湖北加強新型基建 擴大有效投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擴內需」等一系列擘畫後,全國各地陸續召開各省經濟工作會議,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綜合各地信息來看,「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和「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依然是擴大內需重要的動力,也是地方爭取的重點。
大公報記者注意到,湖北省就提出,統籌優化供給和擴大內需。堅持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加強新型城市基礎設施、新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夯實發展底板。把社會建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加大社會建設投入,增強教育、醫療、養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大力發展服務經濟。
再比如,江蘇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也強調,要把消費能力作為重點。統籌推進促消費、增收入、惠民生,更加注重以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居民增收,用心用情做好教育、醫療、生育、養老以及困難群體保障等工作,在改善民生中釋放消費潛力。
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
中央財辦有關負責人早前公開表示,關於大力提振消費,今年將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重點是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緊密結合起來。要在增強消費能力、提升消費意願上下功夫。此外,提高投資效益,要強化目標引領,把握好投資方向。投資目標應該聚焦在「補短板、增後勁」。
事實上,2024年我國已經在「擴內需」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對國內需求擴張和供給優化產生了正面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步增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日益明顯。而受到消費復甦驅動,生產側也出現較大回升,生產指數連續處在擴張區間並保持上行趨勢。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對大公報說,2025年,全方位擴內需將展現顯著的政策效能,換言之,擴內需的力度會更大,消費補短板的步伐也會更快。屆時,也將加快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從而保障中國經濟穩健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