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經濟增長動能加強 2025年GDP料增2.5%
中銀分析:人口回流 消費貢獻將轉正
香港在2024年全力「拚經濟、謀發展」,實現在變局中開新格局、穩步前行的態勢,步入2025年,也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預期,本港今年將迎來三大挑戰及三大利好,經濟增長動能將發生轉變;當中,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料將轉正,帶動全年整體經濟保持正增長,或錄得2.5%左右增幅,經濟總量將創歷史新高。不過,該行預測高息對樓市負面影響將持續至上半年,樓價下半年才有望築底企穩。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翠媚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表示,本港2024全年經濟增長預計2.5%,失業率維持約3.1%較低水平。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發表報告指出,在外貿改善帶動下,料本港2024年經濟有望實現2.5%增長,與特區政府預測水平一致。該行指出,在2019年以來,新冠疫情爆發、地緣政治衝擊加劇等各種挑戰接踵而至,香港經濟五年之中有三年出現收縮,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問題,但香港經濟整體仍展現出了強大韌性,同時在後疫情時代,全球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超級聯繫人」作用將更為凸顯。而參考該行模型顯示,在基準情况下,2025年香港經濟有望錄2.5%左右增幅,經濟總量或超過2018年峰值。
北上消費邊際影響趨減弱
該行亦指出,受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及港匯高企影響,2024年以來香港服務輸出的升幅下降,私人消費開支同比轉負,不過外部貨物需求年內較為強勁,成為2024年經濟復甦的最重要動力。該行料在2025年,香港經濟增長的動能將發生轉變,而隨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北上消費邊際影響的減弱,202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轉正,同時2025年國際貿易增長存在放緩風險,疊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將對香港外貿活動產生影響,預計商品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將較2024年有所下滑。
就業市場方面,該行指出香港恢復與外界通關後,香港人口有所回流,加上特區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的一系列人才引進政策彰顯成效。受益於外來人才的湧入,預計2025年香港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失業率有望維持在3%左右,總勞動人口和總就業人數將保持趨勢性上升。該行亦預期,本地通脹較為平穩,全年通脹中樞或在1.5%左右。
住宅樓價下半年築底企穩
樓市方面,該行提到2024年本港房地產價格總體下行,參考2024年首11個月,住宅樓價下跌6.6%,較2021年9月歷史高位下跌26.9%,重回2016年底水平。該行看好本地住宅樓價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築底企穩,主因預期高息的負面影響料將持續至2025年上半年,而隨着減息推進,物業投資吸引力逐步提升,同時本港經濟基本面穩步復甦,居民財務狀况仍然健康,加上「撤辣」後內地買家積極入市,以及租金的逆勢上漲,都反映住宅市場有承托力。不過,該行認為2025年寫字樓和零售業樓宇市場向下調整的趨勢難以扭轉,主要受累供過於求、空置率高企、疊加高息將繼續維持一段時間等因素影響。
今年本港經濟面臨的挑戰與利好
三大挑戰
1.全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增加
世界經濟格局醞釀新變化,全球經濟或呈現總需求和總供給同步回落的特徵
2.逆全球化下國際貿易恐走弱
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風險加劇或導致全球新一輪關稅政策博弈,全球貿易增速或進一步下滑。逆全球化加劇,恐對香港外貿帶來不利影響
3.美元強勢或持續,兼全球債務風險升溫
對新興市場經濟金融系統的穩定帶來重大挑戰;新冠疫情以來,全球債務風險上升或引發新一輪危機。通過全球金融體系的傳導,或影響香港金融穩定
三大利好
1.利率走勢利好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
歐美利率仍會總體走低,聯匯制度下港元利率將受益於美元降息持續下行,利好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
2.人口繼續增長,利於做大經濟總量
香港人口有所回流,特區政府革新各項輸入人才機制,協助人才留港發展,總人口有望在 2025 年保持正增長
3.受惠一系列挺港惠港措施,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新的經濟增長動能不斷積聚:包括籌建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大宗商品交易圈、國際認可金屬倉庫,以及大力推動海運服務業發展、發展低空經濟等
來源:中銀香港 整理: 記者 馬翠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