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體壇盛事浪接浪 港健兒再闖新峰

●啟德主場館今年將正式啟用。  資料圖片
●啟德主場館今年將正式啟用。 資料圖片

●未來一年港隊運動員將有更多展現實力的機會。 資料圖片
●未來一年港隊運動員將有更多展現實力的機會。 資料圖片

●小將陳諾思有望再度為港爭光。  資料圖片
●小將陳諾思有望再度為港爭光。 資料圖片

●李思穎(左)近年累積了更多大賽經驗,希望在全運會再有突破。 資料圖片
●李思穎(左)近年累積了更多大賽經驗,希望在全運會再有突破。 資料圖片

●卓林普將以香港居民身份亮相啟德體藝館。  資料圖片
●卓林普將以香港居民身份亮相啟德體藝館。 資料圖片

  2024年,香港體壇收到了一張金燦燦的成績表,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賽場屢度突破,為700多萬香港市民帶來許多美好回憶。隨着香港特區政府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啟德體育園將在2025年上半年啟用、11月與廣東省和澳門共同舉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香港運動員自強不息、永不言敗的香港精神將在2025年延伸到體育發展上,提升香港盛事之都地位。 ●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詩敏

  中國香港隊在巴黎奧運會奪得兩金兩銅寫下最佳成績,全城振奮。今年香港體育盛事一浪接一浪上演,除了女子花劍世界盃再度落戶香港、桌球大獎賽和國際七人欖球賽先後在啟德體育園舉行,更將迎來首個主場的全運會,勢掀另一體育熱潮。

  奧運港將領銜 女花世界盃主場出擊

  女子花劍世界盃將為香港2025年體育盛事「打頭陣」,繼去年5月的花劍世界盃後再有成年組劍擊國際賽主場上演。因香港成功申辦2026年世界劍擊錦標賽,故連同今年1月10日至12日的女花世界盃分站賽,將是連續三年有劍擊國際賽於本港舉行。

  香港去年5月初在亞洲國際博覽館首度主辦花劍世界盃分站賽,男、女花賽事同時上演,當中張家朗、蔡俊彥、梁千雨及李逸朗組成的男花港隊於團體賽歷史性封王,為主場爭光。今次香港站續在亞博舉行,未有舉辦男子組賽事,同期一如以往在巴黎上演男子花劍世界盃分站賽。雖然張家朗等男花星將無緣主場登場,但女子花劍港隊近年亦表現亮眼,19歲小將陳諾思屢為香港女花帶來衝擊,不但在青年世界盃封后,去年初戰巴黎奧運即打入16強創下隊史最佳成績。她目前雖然正在美國就讀大學,但早前曾表示爭取向學校請假返港出戰世界盃,小妮子誓再為女花爭光。

  港承辦全運會八賽項 張家朗 李思穎主場衝金

  香港今年最大體育盛事,必是由粵港澳三地合辦的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賽事在11月9日至21日舉行,香港將承辦8個比賽項目,分別是22歲以下組別的男子籃球、場地單車、劍擊、高爾夫球、男子手球、七人欖球、三項鐵人、沙灘排球,還會承辦群眾賽事的保齡球項目。其中備受港人關注、由「香港劍神」張家朗領銜出擊的劍擊項目,會在啟德體育園舉行。

  香港首度以主辦城市之一的身份參與全運會,港隊在歷屆締造了不少佳績,在去屆2021年陝西全運會勇奪2金5銅;兩面金牌均來自單車隊,包括退役「女車神」李慧詩在爭先賽封后,「小女車神」李思穎為香港女子公路單車摘下史上首金,在當屆一戰成名。後者去年初戰奧運,即成為首位完成奧運公路賽的香港女車手,亦是首位女將在奧運兼戰場地單車項目,近年累積大賽經驗的她在「後李慧詩時代」主場出戰全運會,獎牌可期。

  此外,張家朗在2021年東京奧運奪金後,直接從東京出發往內地準備於陝西全運會乘勝追擊,惟最終因膝傷退賽。今屆他以奧運雙金之姿主場出擊,衝擊首面全運會金牌。

  啟德辦桌球大獎賽 「新香港人」卓林普亮相

  啟德體育園將於今年首季正式啟用,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將在3月4日至9日於啟德體藝館上演。這是香港35年來首次承辦桌球排名賽,由於場地可容納超過4,000人,這個比賽有望成為歷來最多觀眾的桌球排名賽。

  大獎賽是球員系列賽的開幕戰,只限球季最頂尖的32名球手參加。當中最矚目的可說是兩名先後經優才計劃獲得香港居民身份的奧蘇利雲和卓林普。現時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國球星卓林普,成為繼去年10月底的七屆世界冠軍奧蘇利雲後,另一名透過該計劃成為香港居民的桌球名將。

  綽號「準神」的卓林普表示將3月在啟德體育園上演的世界大獎賽,視為他在香港履行推廣桌球運動使命的首個機會。世界桌球大獎賽會是他成為香港人後首次出戰世界賽,相信獲不少主場球迷支持。他早前接受訪問時指出,移居香港其中一個目標是令桌球在香港「愈做愈大」,又稱有意在港開設桌球會,讓更多香港新一代接觸到這項運動,見證下一位港產世界冠軍誕生。兩名球星成為「新香港人」對本地桌壇發展裨益良多,不僅有助提升這項運動的關注度,更有機會成為桌球保留體院A級精英資格的「籌碼」。

  「國際七欖」啟德主場館登場

  3月初的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後,「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5」將於3月28日至30日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舉行,是啟德落成後首個在主場館舉辦之盛事。由能夠容納4萬人的香港大球場,移師可讓5萬人入場的啟德體育園主場館。

  中國香港男、女子七人欖球隊將於同期舉辦的「Melrose銀劍賽」迎戰亞洲列強。男子港隊去年末在亞洲七欖系列賽以全勝姿態封王,新科隊長蔡紀駿直言球隊狀態不俗,期望於3月展開的世界七欖挑戰者系列賽和銀劍賽雙線爭取佳績,港隊上下也期待在「新主場」的觀眾打氣聲下亮相。

  香港最具代表性的體育盛事,與城中萬眾期待的世界級體育場館融合,必將為國際七人欖球賽和香港體壇帶來革命性的轉變。啟德體育園無論場館設施和配套,均符合世界級體育盛事的要求,而七欖著名景點「南看台」移師啟德主場館後亦會全面升級。大型活動平台配合玻璃幕牆,將主場館和維多利亞港美景連接起來,勢令七欖球賽的熱烈氣氛升溫。

  啟德主場館亦是世界上少有依據欖球運動需要而設計的場館,館內設有超過20個更衣室配合七欖多支球隊、球證及工作人員等的需要。除了專屬的更衣室,亦有球員專用的用餐區和休息區。這些特別安排將有助吸引更多世界級球隊來港作賽,為香港體育發展開拓巨大機遇。此外,主場館配備具隔音功能的開合式上蓋,能讓館內活動不受天氣影響,而每個座位均設有獨立空調系統,務求讓觀眾舒適享受賽事,全面提升觀賽體驗。

  對香港而言,這項體育盛會不單推動本地欖球運動的發展,更向全球展示香港舉辦世界級體育賽事的實力,提升香港作為盛事之都的地位。

  促進灣區體育交流 刺激經濟產業發展

  全運會在大灣區城市舉辦,對於以青年、文化和體育為載體,推動本港青年對大灣區城市的認識,以及就業發展等各個方面,都有着正向且重大的影響。就以粵港澳三地「公路單車賽」為例,不少過去認為難以成事的活動和規劃,都可以一一突破實現。今屆公路單車賽的路線橫跨香港、珠海以及澳門三地,也是香港首次在港珠澳大橋舉辦的公路單車賽。

  香港特區政府亦希望通過全運會把體育旅遊、體育產業等帶動起來,促進本地體育發展,為賽事帶來更佳效益。體育為一座城市創造的經濟價值及帶來活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舉辦全運會不僅可促進城巿經濟發展,也可吸引世界各地觀眾到訪並觀賞賽事,從而促進城巿旅遊和經濟發展。全運會的舉辦,令參與城巿的硬體建設獲得更好提升,新的基建項目會相繼落地,推動旅遊業發展。全運會也有助凝聚居民、旅客甚至青年的加入;有助促進大灣區城巿交流和互聯互通,加強粵港澳三地體育發展,培育更多新一代體育運動員。

  2025年,期待香港運動員延續拚搏精神屢作突破,加上港府全力打造體育盛事,穩固香港在國際體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