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振經濟「組合拳」威力勁 美減息利好 港股年升18%贏樓市 小米飆1.2倍冠藍籌
2024年股市樓市收官,受惠國家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組合拳」及美國減息利好因素,港股全年升逾3,000點或近18%,扭轉連續4年跌勢,是2017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大幅跑贏跌近7%的本港樓市。藍籌股中,2024年以小米(1810)累漲逾1.2倍表現最好,攜程(9961)急升94.5%、美團(3690)升逾85%居藍籌升幅榜第二、三位。港股日均成交也上升至約1,318億元,較2023年的1,050億元增長逾25%。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港股昨日除夕得半日市,收報20,059點,升18點,成交745億元。2024年大市走勢先挫後揚,在1月22日曾跌至全年最低位14,794點,在國家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組合拳」後,恒指在4月和9月均迎來兩輪升浪,在10月7日更衝高至23,241點全年高位,全年波幅達8,447點,成交額在10月8日升至破紀錄的6,200億元,可見中央對港股的支持力度相當大。
中金料今年港股試二萬四
展望2025年,投資界人士普遍對大市抱審慎樂觀的看法,中金指出,港股的增量刺激仍存在,但過高的期待並不現實,市場未完全擺脫震盪格局,恒指的上升空間有限,一般而言,恒指2025年預計可升至22,000點;在樂觀的情況下,或可推動指數挑戰24,000點左右,但需要更大的財政刺激才能實現,如大市短期在外部衝擊下,出現大幅的回調,該行認為這反而是更好的買點,不僅因為估值便宜,也因為政策對沖概率更大。
中金又指,2025年內地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是市場共識,分歧主要是減息降準的空間有多少,該行預期,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會再減40至60點子,降至3厘至3.2厘,料有助解決居民和企業投資回報率和融資成本倒掛問題,但融資成本下行空間受限,或需額外一次性7萬億至8萬億元人民幣新增發債規模來刺激。
該行分析,港股2025年會遇到多項外部因素,但最受關注的仍是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美國對華的關稅政策可能會給內地經濟和市場帶來更大的擾動。如果關稅升至30%至40%,即在當前19%的水平上額外再增加10%至20%,那影響基本可控。相反,若加徵60%關稅,港股可能面臨較大擾動。
黃國英資產管理創辦人黃國英認為,國企股的表現能夠為港股「保底」,向上的空間就要看民企的經營表現,他相信,國企股今年表現不會太差,能夠為恒指「保底」在18,000點,如果民企表現復甦,港股更可挑戰25,000至26,000點,但民企要復甦並不容易。故此,港股暫時上限只會在21,000至22,000點左右。
全國兩會前或再推刺激政策
凱基亞洲投資策略部主管溫傑亦對2025年港股看法維持審慎樂觀,指市場續憧憬在全國兩會前再推刺激政策,利好經濟及股市,對港股首季有一定支持。但政策要發揮效果需時,或待第3季內地經濟數據回穩,並且消化中美關係變化後,資金才會重新入場。他予2025年恒指目標為23,200點,潛在升幅逾15%,若沒有新的負面因素,恒指最差料在15,000點能獲支持。
溫傑又提醒,特朗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影響是未知變數,內地可能通過人民幣貶值,緩衝關稅影響及提振經濟,投資者需關注中美貿易戰,會否蔓延至匯率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