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將表演興趣發展為事業
17歲的Ellie自2022年加入香港話劇團少年團。她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分享,她小學時就對話劇表演產生了興趣。兩年前,她因想參加較具知名度的香港戲劇課程,在網上找到了少年團的資訊。在教育中心耳濡目染了一段時間後,Ellie外向的一面被激發了出來。
在周昭倫老師的課堂上,Ellie最喜歡即興練習,「你不知道對面的夥伴會突然說出什麼令你震驚的事,或是做出什麼動作,然後你要隨機應變,去回應他們。」而在演出後和朋友互相讚賞、共同興奮,是Ellie很享受的一件事。在她看來,想要和同學們達到理想的配合效果,就要多與夥伴互動、培養默契。她表示自己會考慮將戲劇表演發展為事業,因為她享受自己在台上吸引觀眾目光的狀態,「我覺得人也要找一個自己喜歡的職業,這樣會更開心。」
熱愛的就是合適的
Ceylan今年12歲,他於2021年至2023年參加了教育中心的兒童團,現時是少年團的一員。參加教育中心課程後的他不僅外向了許多,語言組織能力也大有進步。
角色扮演是Ceylan最喜歡的學習模式,因為他可以揣摩並表達人物的心理及言行舉止。不過這也是他認為較有挑戰性的事。
因為在教育中心獲得了很多快樂,Ceylan也加入了學校的英文話劇團。他喜歡在排練期間與朋友交流心得,也很享受演出帶給他的成就感。「話劇本來就是我的興趣,我也很喜歡表演。」
Ceylan的母親與記者分享,起初她發現Ceylan很樂於表達自己,於是在網上搜尋相關課程信息。機緣巧合下,她看到了香港話劇團周年廣告上兒童課程的資訊。報名前,她帶Ceylan看了一場話劇,並問他是否能接受這種形式,Ceylan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就這樣,滿懷期待的Ceylan在四年級時通過了兒童團的面試;現在的他,每周都風雨無阻地參加課程,興致滿滿。
每當看到Ceylan的學習成果,他的母親都會很自豪,「看到他能在短時間地排練後,呈現很好的舞台效果,我都會很感動。他自己也很享受,每次兩場演出,他都演不夠。」她認為,Ceylan在學校掌握的文化知識與在校外接受的話劇教育,有利於他人格的平衡養成,也提升了他的審美。
Ceylan的母親表示,Ceylan已開始考慮將來入讀演藝學院,「他說:『雖然話劇表演可能收入不高,但如果能做一項自己非常熱愛的工作,也蠻好的。』」母親對此表示支持,並指出,未來很多工作或許都不再需要人力,但藝術類的工作是科技無法輕易替代的。「藝術有時就是靠天賦、靠人的自我發掘與展現。」因此,她尊重Ceylan以激發個人創造力的話劇表演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