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展 新氣象 新希望
啟德體育園啟用、香港首間中醫醫院投入服務、北部都會區內主要鐵路項目動工、第15界全國運動會開幕……踏入2025年,香港迎來多項新發展、舉辦多項盛事活動,一片新的景象令社會各界充滿希望。在新一年,璀璨的東方明珠將以更堅定的步伐,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啟德體育園3月正式啟用
香港新地標、佔地28公頃的啟德體育園將於今年3月正式啟用,是香港歷來最大型的體育基建。體育園內的零售館等周邊設施早前已率先啟用,吸引不少市民到商場購物及在公園玩樂。體育園主場館將於1月5日舉行測試賽,不少市民均熱切期待體育園啟用後能舉行演唱會、比賽等大型盛事,亦期望體育園的配套設施能滿足市民在假日消閒娛樂的需要。
舉辦更多賽事
市民王女士
希望體育園正式啟用後,有更多歌手,尤其是本港樂壇歌手,可以來體育園開演唱會,以及舉辦更多體育賽事,帶動人潮和經濟。
盼添周邊設施
市民景女士
體育園周邊的體育設施不夠,例如網球場、足球場等只有數個,難以滿足需求,尤其小朋友需要參加不同戶外活動,希望日後能夠增加更多康體設施。\大公報記者 古倬勳
北都打造未來發展新引擎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新引擎,各項發展在新一年持續推進:北環綫主線建造工程年內展開、首個「片區開發」試點招標、元朗南第二期工程動工……區內居民對發展充滿憧憬。
帶動消費氣氛
洪水橋居民 陳小姐
自己和家人在區內經營雜貨用品店近20年,見證洪水橋發展,樂見北部都會區的發展計劃,希望未來經濟好轉,帶動消費氣氛,與新發展一併前進。
融入灣區發展
洪水橋居民陳先生
希望新的港鐵站盡快落成,因交通便利對社區發展最為重要。新一年,祝願北都各個新建設盡快完成,發展盡快趕上深圳的步伐,融入大灣區發展。\大公報記者 葉浩源
中醫醫院年底分階段投入服務
政府近年大力推動中醫藥發展,新一年將迎來新突破: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香港中醫醫院」將分階段投入服務,推動中醫服務發展、教學培訓、創新和科研,並促進中醫藥在本港和海外的發展。香港中醫醫院行政總監卞兆祥表示,香港中醫醫院各項準備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預計於今年12月開始分階段投入服務,期望通過中醫及中醫與多個醫療團隊協作的服務模式,將中醫醫院打造成為香港人的中醫健康守護者!《中醫藥發展藍圖》亦將於年內出台,勾畫香港中醫藥未來發展願景及策略。
中醫不遜西醫
中大中醫學系六年級學生黎愷恩
希望隨着中醫醫院投入使用,中醫急救、針灸、骨傷推拿等能在本港醫療系統中全面運用,令市民體驗中醫醫治病痛「完全不輸西醫」。
學到更多技能
中大中醫學系學生蒙沛琦
中醫醫院的落成既可以為病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又能夠讓在中醫醫院實習的學生學到更多實用技能。\大公報記者曾敏捷、陸九如
冀河套合作區吸引更多投資者
特區政府提出多項措施將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去年的施政報告亦推出全新的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以及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對於兩項工程新一年的新進展,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認為,「創科產業引導基金」能促進本港的創科氣候,現時有創新科技已有雛形,下一步應盡快實現產業化。他亦期望「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能夠吸引更多中東國家的投資者入場。
黃錦輝認為,過去四五年,香港投資了差不多3000億資金入創科項目中,部分項目已有雛形,下一步應該盡快將成果產業化、產品化,並將其推向國際市場。
至於河套區香港園區,黃議員期望,新的一年業界和政府共同努力,積極推動合作區的建設,以便企業能夠盡早入駐。此外,他希望能盡快落實發展綱領,港深兩個合作區之間加強互動。\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
增學生宿位 「留學香港」續加油
新的一年,在教育界方面,政府計劃於2025年上半年推出改裝酒店商廈以增加學生宿位的先導計劃,以創新靈活的方法拆牆鬆綁,支持市場以自資和私營方式改裝酒店和商廈,推展學生宿舍項目,靈活增加學生宿舍供應。
增加宿位有助打造「留學香港」品牌,不過中華基督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校長、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指出,展望國際教育樞紐的同時,他亦認為工廈環境比較差和靜,離學校較遠,令人擔心學生的安全。
由2025/26學年起,小學常識科分拆成為人文科和科學科,並在小一及小四級推行。蔡世鴻指出,校方已配合教育局,參加不同的教師培訓,現正等待書商的書獲批後可開展選書,「整體問題不大」。\大公報記者 華夢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