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一粟/北水全年流入8078億 推動港股上升\谷運通

  202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港股、A股表現各異。港股力保不失,A股則大幅下挫。全年計,港股、A股步調一致,均是先抑後揚,在10月升至年內高點,收盤錄得17%的正收益,過去4年來第一次翻盤,十分不易。展望新的一年,港股市場受北水的影響越來越大,內地資金的交易風格,也會更深地決定投資者的回報。

  如果總結過去一年最深刻的教訓,那莫過於要跟A股的交易風格看齊,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即:把了解市場情緒放在第一位,估值高低暫放一旁。當市場情緒出現後,先上車再說;其次,嚴謹對待買入、賣出的時間,尤其在市場情緒亢奮時下車。過去一年決定港股收益率的,正是A股的這種風格,不在乎持有個股時間的長短,而是隨市場情緒起伏,盡量把握買入個股的時機和賣出時間點。

  以恒生國企指數為例,2024年全年漲幅達到26%,在全球主要指數中僅次於中國台灣加權指數(42.6%)、納斯達克(31.4%)和新加坡(29.6%),跑贏標普500(25.2%)、日經指數(19.3%)。只不過,港股幾個主要指數的收益率,主要來自兩輪的大幅反彈,分別為4月底和9月底兩輪。在過去的一年,恒指曾由高位回落17.1%,而最大升幅更高達54%。年內最低為1月22日的14794點,最高點是10月7日的23241點。

  港股在2024年取得正回報,北水是最大功臣。2024年南向資金累計流入8078億元,是2023年流入規模的約2.5倍,為2014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流入規模,12月底南向成交佔比已達到港股的30%左右,其中高息股、部分中細價股南向持倉佔比較高。北水的流入規模和港股上升呈正相關,但交易風格往往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在行業層面,上半年以高息股為主,三季度轉向部分互聯網龍頭。以流入資金計,全年累計流入內銀、商貿零售、通信板塊最多,而消費者服務板塊則錄得流出。

  低估值高息股崛起

  展望新的一年,鑒於國內經濟恢復穩定增長需時,美國增加關稅風險待明朗,港股的運行很可能繼續去年的特徵:外圍波動時重倉高息股,市場情緒提升則轉向AI相關股。而回顧過去4年的經驗,港股和A股似乎已走出一種趨勢性的前景:低估值高息股崛起,整體指數穩步上揚;科技應用潮一浪接一浪,高質生產力時代真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