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錄/好皮囊去羅馬\胡一峰

  條條大路通羅馬,一幅好皮囊,讓去羅馬的旅途更加順暢。長篇小說《人世間》總結過「光字片」平民老周家的孩子跨越階層、改變命運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形象好。老大周秉義得到省長女兒的青睞,蔡曉光對老二周蓉重情重義痴心不改,雖說與二人良善人格有關,但外形條件也是重要的加分項。當時讀至此處時,我對梁曉聲如此直白地表達外貌的重要性很感驚訝,幾年過去了,記憶猶新。

  范曉萱《你的甜蜜》唱道:「不管是內在美可靠,外在美重要,我已經不想去思考,全部都忘掉。」其實,心靈美一直被認為更重要。不過,小說裏像卡西莫多這樣的「心靈美」典型並不多,正面主角多為俊男美女,影視劇更是如此。《人世間》關於外形與命運關係的觀點,確為不爭的事實。當然,影響命運的好外形不等於生理意義上的美貌,如果把顏值看作純粹天賜之物,「顏值即正義」自然不可取。但若把好外形視為讓人放下防備甚至樂於親近的容貌,就很符合生活經驗。比如,到了陌生的地方想問路時,總會環顧四周,挑個面善之人張嘴相求。

  人際交往中,第一印象十分重要。一個人面善與否,又是能否給他人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的關鍵因素。而面相之「善」不全由筋骨皮肉決定,更和文化密切相關。此處的文化,既指本人的脾性修為,所謂相由心生;也指此人所處的文化環境,即審美共識。《射鵰英雄傳》裏郭靖「濃眉大眼,胸寬腰挺」,和《人世間》裏的周家兄妹一樣,面善為郭靖完成俠客階層的躍遷加了分。再看楊康,「容貌俊秀」「人品秀雅」。在俠義文化背景下,一個男子長相俊秀算不得什麼加分項。大反派歐陽克呢,出場時一襲白衣,神態瀟灑,英氣逼人,面目也是「俊雅」,而且金庸還送了他四個字「雙目斜飛」。斜眼看人,自然斷非善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