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港觀瀾/迎接2025年騰躍向上的繁榮香港\范理雲
告別2024年,許多港人心潮澎湃。
這一年,香港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成就,也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挑戰。在變亂交織的世界政經局勢中,自信地邁出了穩健步伐;在各種干擾破壞阻撓之下,殺出了一條發展的新路;在中央的全方位支持下,「八大中心」建設全力推進。這一年,是努力與奮鬥的一年,也是信心與收穫的一年。有如此堅實的基礎,有全體港人的上下一心,2025年的香港,一定是騰躍向上、光彩奪目、奮發有為的香港。
回首一起走過的2024年,國家發展取得了新的矚目成就。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擘畫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面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中央出台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我國經濟回暖向好,國內生產總值預計超過130萬億元。糧食產量突破1.4萬億斤,中國碗裝了更多中國糧。區域發展協同聯動、積厚成勢,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相互融合、同頻共振。
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號首次月背採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志。綠色低碳發展縱深推進,美麗中國畫卷徐徐鋪展。我國自主研製的AG60E電動飛機成功首飛,春節申遺成功,《黑神話:悟空》全球圈粉,「China Travel」風靡世界……
發展取得不平凡成績
回首一起走過的2024年,香港發展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在中央的全力支持下,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領管治班子歷史性完成香港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兩部重要法律築牢了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屏障,香港迎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最佳時機,各項國際排名不斷上升。重奪「全球最自由經濟體」、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重返全球第3、「世界競爭力」上升至第5、「人才競爭力」重返世界前10;世界排名保持第1的有「投資環境」、「國際貿易」、「商業法規」、航空貨運量等。一系列數據說明,國際對香港信心恢復,香港迸發強大動能。
就在2024年最後一天,恒生指數企穩2萬點以上收市,全年升幅約17.7%,扭轉連續4年跌勢。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在網誌中表示,今年來自內地和海外駐港公司總數接近一萬家,初創企業數目接近4700家,各按年上升一成,兩者同創新高。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香港各項吸引人才計劃至今已有超過17萬人抵港。更不用說,奧運賽場上歷史性地奪得兩枚金牌,以《破·地獄》為代表的香港電影屢破紀錄,票房口碑雙豐收。這些成績,彰顯了香港的強大吸引力,體現了巨大的發展潛能。
滿懷信心「再登一峰」
成績來之不易,這是全體港人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港人敢拚、善戰、能贏精神的彰顯,更是中央全力支持下的結果。
一年來,中央挺港措施「陸續有來」。恢復擴大「一簽多行」簽注和增加「個人遊」城市大大提振香港旅遊業,帶動零售、酒店、餐飲等行業;簽署CEPA第二份修訂協議,進一步擴大內地對香港服務貿易開放,為經濟發展注入全新動能;優化往來港澳的人才和商務簽注,進一步便利兩地人員往來;推出多項金融支撐政策,強化互聯互通,提振股票市場,提升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繼續以香港所長,服務國家所需。這些具體政策,不僅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更為新階段發展奠定了強大的基礎。
展望2025年,機遇與挑戰並存。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外部政經環境變亂交織,香港面臨的挑戰絕不會少,而各種經濟貿易發展要素的重新整合,也考驗着香港的應對能力;內部各種深層次矛盾需要全力破解,各項發展藍圖要加快落實,重點產業的迭代升級亟需推進。而來自於美西方的打壓和抹黑也不會消停。但香港有信心應對,信心來自於「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來自於中央的全方位支持,來自於港人的靈活應變與團結奮進精神。「迎難而上,在爬坡過坎中再過一山、再登一峰,就能看到更壯美的風景,擁抱更光明的未來。」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指出,夢雖遙,追則能達;願雖艱,持則可圓。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個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彌足珍貴,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輝。讓我們團結一致,全力推動香港發展開創新局面,讓「東方之珠」綻放更加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