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改善/中國經濟向好 製造業PMI連續三月擴張
中國經濟延續向好恢復勢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0.1,雖較11月回調0.2個百分點,但仍連續三個月保持擴張,且製造業需求改善的同時,生產保持擴張。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介紹,隨着宏觀政策組合效應的繼續顯現,中國經濟景氣水平延續回升向好態勢。
分析稱,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果的持續釋放,帶動製造業景氣度持續擴張,經濟復甦動能增強,實現2024年「5%左右」的增長目標料無虞。/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上海報道
分企業規模看,2024年12月大型、中型企業PMI分別為50.5、50.7,分別較前值下降0.4個百分點和上漲0.7個百分點;小型企業PMI較前值下降0.6個百分點至48.5,仍低於榮枯線。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分析,製造業PMI擴張步伐的略微放緩,主要受到行業淡季因素的短期干擾。從核心指標看,製造業需求持續改善,生產端保持擴張,而且隨着海外需求的擴張,中國高技術與裝備製造業保持了較高的景氣度。他強調,製造業PMI連續三個月平穩擴張,表明此前出台的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組合拳」效果正逐步釋放中,「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復甦動能已明顯增強」。
2024年12月製造業PMI五大核心指數呈現「三升兩降」。生產指數為52.1,雖較前值下降0.3個百分點,但仍保持較快擴張;新訂單指數較前值升0.2個百分點至51,原材料庫存指數上升0.1個百分點至48.3,從業人員指數較前值下降0.1個百分點至48.1%,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較前值升0.7個百分點至50.9。
以舊換新政策刺激需求
「年末製造業PMI表現符合季節性,且仍保持在榮枯線上方。」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觀察到,以舊換新政策疊加春節時間的提前,商品消費正迎來衝量,並對需求帶來提振。另一方面,部分重點行業PMI穩中有升的同時,庫存和採購量指標也反映企業「庫存回補」意願有所回升。展望未來,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效果仍持續顯現,預計「實現2024年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無虞」。
周茂華相信,受傳統節日等季節性因素影響,2025年初製造業活動或出現一定波動,但一攬子宏觀政策效果仍有很大釋放空間,加之高技術裝備製造業保持較高景氣度、房地產行業已有企穩跡象,且外需保持一定韌性,未來製造業市場需求有望逐步改善,製造業整體活動料續平穩復甦走勢。
專家料今年降準1.5個百分點
華金證券首席宏觀及金融地產分析師秦泰認為,2025年中國經濟政策的刺激重點或沿着「維持大力補貼消費、增加保障房收儲改善交付」兩大主線推進,人民銀行也有望通過適度擇機降準、減息予以支持。他判斷,2025年中國財政赤字率或抬升到3.6%至4%,同時新增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至2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並將其中約5000億元資金加碼消費補貼,全年新增專項債規模預計4.2萬億元,「我們維持2025年降準1至1.5個百分點,且上半年7天期逆回購和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行0.4厘的判斷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