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科創青年:智能時代 商機無限
2024年,對於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信息樞紐人工智能學域博士研究生、雅可比機器人創始人邱迪聰來說,是一個「瞬息萬變」的年份。「這一年堪稱AI技術的爆發之年。大語言模型、多模態大模型、機器人,全球都在加速邁向智能化時代,感覺每天醒來,世界都和昨天不一樣。」
作為大灣區的科技創業者,邱迪聰認為,2025年對機器人技術和通用人工智能的結合至關重要。「我們在新一年希望把研發的技術落地,讓機器人真正進入市場,為社會和行業創造價值。讓機器人不再只是送餐、掃地的工具,而是更智能、更懂溝通的生活夥伴,能夠真正融入我們的日常。」
邱迪聰認為,高端芯片、航空航天,以及機器人與通用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創業不易,且行且珍惜。」他相信,新的一年,大灣區的科技創業者們並不孤單。無論是國家的支持、社會的期盼,還是行業的進步,都在鼓勵大家一起前進。\大公報記者盧靜怡
澳門
持續研發 開拓新市場
創業青年 譚佩詩
在過去一年裏,我們正式完成了環保麥芽貓砂的量產化研發,打通了生產鏈、物流鏈,並實現了產品在澳門上市發售。在踏入新年之前,澳門迎來了回歸祖國25周年的喜慶時刻。我更加堅定了創業信念。在未來的一年裏,我們希望可以走到更遠更大的市場裏去,持續地投身寵物科技用品的研發與推廣,用心打造寵物友好、環境友好的寵物科技產品。\大公報記者黃寶儀
深圳
慢活人生 享美好生活
市民 莊思嘉
2024年我加班越來越少,有了更多時間去旅行,感受生活的美好。新的一年,我希望能擁有更多的「業餘」,例如去學習打網球,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個喜歡的另一半。希望2025年自己能慢下來,「如願抵達」想去的地方,想見的人,以及想要的生活。\大公報記者李薇
中山
加速建設 灣區更美好
市民 戴小姐
2024年印象最深的事情當然是「深中通道」的開通,中山城市建設彷彿按下加速鍵。2025年希望看到更多本地年輕人回到家鄉發展,我也希望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事業穩定。期待整個大灣區經濟騰飛,交通更加便捷。大灣區越來越好,人人都能賺得盤滿缽滿!\大公報記者盧靜怡
江蘇
有機食品 走入百姓家
南京普朗克有機田園董事長 宋寧
作為國內有機農業拓荒者,健康的身體是我的執念。為了廣大市民的健康,我們責無旁貸地發展有機農業,堅持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打造高品質、高效率、價格合理的有機農業品牌。2025年,我們將借助科技進步的力量,讓更多市民吃上價廉物美的有機食品。\大公報記者陳旻
浙江
忙裏偷閒 遠遊長見識
信息技術行業從業者 徐予希
作為一名人力資源工作者,真心期盼2025年行業發展能回溫,大家的工作生活都能穩穩當當。於我個人而言,我希望自己能夠重新擁有感受生活中幸福瞬間的能力,希望能抽出時間走出浙江,去到更遠的地方,感受不同的文化特色。\大公報記者連愍鈺
陝西
腳步不停 講鄉村故事
影視創作者 魯源
2024年,我再次深入基層為新的創作任務深入採訪和採風,收穫到大量生動的創作素材。2025年,在2024年我獨立編劇的系列劇首映成功的基礎上,我希望能用在基層採訪而來的這些寶貴素材,創作完成更多影視劇作品,將中國鄉村振興的鮮活故事呈現給全世界。\大公報記者李陽波、王尚勇
甘肅
笑迎挑戰 學業再進步
學生 陳涵玉
2025年,希望我能以一顆輕盈的心,笑迎每一份美好的到來,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我希望自己能夠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身體更加強健。學業上,我希望自己能夠順利前行,不斷取得進步。\大公報記者李陽波、王尚勇
遼寧
快樂學習 傳道亦授業
輔導機構教師 商女士
作為一名輔導機構的英語老師,在過去一年中我親眼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這讓我充滿成就感。但我常常反思,如何能夠讓大家快樂地獲得知識。除了課堂轉型,課餘時間我也要不斷提升自己,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新的一年裏更好地把知識傳授給孩子們。\大公報記者宋偉
吉林
轉型升級 為顧客服務
眼鏡店老闆 田小亮
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裏,自己的小店能成為更多近視朋友的光明驛站,提供精準舒適的眼鏡,傳遞出愛眼的溫暖信息。我希望能腳踏實地,把自己小小的眼鏡店做大做強,新的一年裏能夠引入更多高科技驗光設備,讓顧客享受更專業、更快捷的服務體驗。\大公報記者林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