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廚餘回收的成功原因
梁沛健
在香港,垃圾徵費的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根據最新的數據,廚餘仍佔香港溫室氣體排放量的7.7%。在2022年,每天約有11,13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被棄置於堆填區,當中約3,300公噸(30%)為廚餘。
儘管香港已經設有多個廚餘回收設施,如O·Park及公屋的廚餘機等,實際回收率仍然不足,去年全港廚餘處理設施共回收6.08萬公噸廚餘,平均每日約166公噸,回收率僅約5%。
韓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兩個足球場大小的設施就能將廚餘轉化成綠色能源,足夠為大約2萬戶家庭供電。該國透過強制性的廚餘回收政策及全民參與意識,達到了98%的回收率。
韓國每天回收近1.5萬噸食物垃圾,是為數不多的擁有全國性食品垃圾管理系統的國家之一。這些垃圾可以加工成肥料,餵給牲畜或轉化為沼氣,成為可再生能源。
自2005年以來,在韓國將廚餘垃圾送到堆填區屬違法行為。地方政府建立了幾百個廚餘處理設施,消費者、餐館老闆、貨車司機和市民形成一個巨大的廚餘網絡,大多數廚餘都被轉化為動物飼料、肥料和家庭供暖燃料。廚餘垃圾袋印有「指定食物垃圾袋」字樣,有1升、2升、3升、5升和10升五種,價格為100韓圜至1,000韓圜不等。
首爾的一些高層建築設有電子垃圾箱,可以對食物垃圾進行秤重。居民透過電子卡記錄垃圾,並根據他們丟棄的數量按月收費。
從韓國的例子可見,食物回收和垃圾徵費等都是生活習慣問題,而非實際上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