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汗食物產熱 食完即變暖爐


  天文台昨日錄得最低氣溫17.5度,再次打破今年入秋以來最低紀錄。天氣漸冷,市民要保暖,除了穿厚外套外,也可以從食物方面入手。生活中有不少食物可以幫助產熱,其中9種食物不僅容易取得,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代謝力。本文分享有哪些食完之後如「自帶暖爐」的爆汗系食物,以及身體哪個部位最怕冷,以便對症下藥,幫助大家輕鬆保暖。

  冷不得6個部位

  每當氣溫驟降,就會有不少人生病,有句話說「百病起於寒」,中醫認為「寒涼是萬病之源」,許多大大小小的毛病都跟體溫脫不了關係。而且人體有6個部位最冷不得,因為這6個部位主控着身體的機能運作,如果受寒了就容易生病,以下帶你來了解。

  頸部

  因為頸部的血液循環較快,且有風池穴、風門穴和風府穴,這些穴道是寒邪最易入侵的地方,所以脖子要保暖。

  建議:可用圍巾或是脖圍,來擋住風寒。

  肩膀

  肩膀如果受寒就會容易產生痠痛。

  建議:睡覺時用被子蓋住肩膀,讓肩膀維持溫暖。

  背部

  背部主身體的陽氣,負責將陽氣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如果受寒,肺部就容易虛弱,引發咳嗽等疾病。女性的話還可能會使月經失調,導致經痛、腰痛發生。

  建議:可以搭件披風,或穿背心,以加強背部保暖。

  肚臍

  肚臍受寒時,會容易產生腸胃問題,像是腹瀉的狀況發生。

  建議:外出時穿好衣服,不要讓肚臍吹到風。睡覺時要蓋好被子,別讓肚臍受涼。

  膝蓋

  膝蓋如果受寒,會變得僵硬痠痛。尤其是女生穿裙子露出膝蓋,就容易受寒。

  建議:隨時以衣物及氈子保暖。

  腳底

  因為腳底離心臟最遠,是人體循環的最末端,保溫性較差。而且腳底也有許多穴位,一旦受寒就很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良。

  建議:睡覺時可穿上保暖厚襪,或是睡前用熱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