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與價值觀教育的平衡

  香橙老師

  香港教育制度中,應試壓力往往令價值觀教育被放次要。儘管正確的價值觀對學生長遠發展至關重要,但由於不及裝備成績表上的成績迫切,部分教師在時間分配上傾向集中應對考試內容,不太願意花費課時讓學生透過參與活動,培養價值觀和生活技能,令應試教育與學生的全人發展出現矛盾。

  從小學呈分試,到高中的中學文憑考試,我們不難理解為何考試成績令整個社會如此關注。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有時無奈投放較多時間於學科教學,令「可見的」在成績表上好見人。相反,良好的價值觀在成績表上相對「無形」,所投放的時間較少屬可以理解,是現實制度的產物。

  教育局在《價值觀教育課程架構》中明確指出,價值觀教育應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並成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能幫助孩子面對社會的挑戰。價值觀是學生行事為人的基礎,是孩子做人處事的依據,影響深遠。

  2024年更新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進一步強調價值觀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學校在課堂內外都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價值觀教育除了呈現在全方位學習活動外,還應跟不同的學習領域有機結合,自然成為學生日常學習的一部分。當我們的教育制度不止聚焦在學生的學業成績時,學生就能真正邁向全人發展。

  在現行制度中,雖然考試仍是無可避免的關卡,但當價值觀教育能被視為跟學科知識同等重要,應試和品格培養就能找到平衡,教育就能固本清源。但願香港學生除了擁有學識外,也有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