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留守童相伴30載 賣房籌錢堅持辦學

●小渝(右二)是公認的舞蹈好苗子,丁星希望她能和君君(左一)一樣,也走上專業舞蹈道路。香港文匯報重慶傳真
●小渝(右二)是公認的舞蹈好苗子,丁星希望她能和君君(左一)一樣,也走上專業舞蹈道路。香港文匯報重慶傳真

●丁星在教留守兒童跳舞,她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因此走上藝術道路。 香港文匯報重慶傳真
●丁星在教留守兒童跳舞,她的學生中,有不少人因此走上藝術道路。 香港文匯報重慶傳真

重慶的「放牛班」 校長丁星:只要還有1個孩子都會堅持辦學
重慶的「放牛班」 校長丁星:只要還有1個孩子都會堅持辦學

  重慶「放牛班」校長丁星:用藝術滋養農村孩童

  重慶長壽區洪湖鎮地處偏遠,寂寂無名,在小鎮的主街上,有一扇長、寬不足3米的大門,望之如農村人家的小院正門,走近時或有琅琅書聲,或有孩童的歌聲,優雅的鋼琴聲,這是丁星創辦的「重慶市長壽洪湖文化藝術學校」。與旁邊的公立小學不同,這所藝術學校8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50%的學生因無家長看管而必須住校。丁星校長和幾位老師也一同住在學校裏,與孩子們一同吃、一同睡,生病時互相照顧,有困難一起幫忙。學校最多時有500餘名學生,隨着農村青壯年人口減少,如今只有55名在讀,其中二年級有3名,一年級沒有招生。今年68歲的校長丁星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只要還有1名孩子,她的學校都會堅持辦學,這是她對「圓滿人生」的註解。辦校30多年來,她一直奔走在鄉間,為留守童推開一扇風景綺麗的窗,把音樂和舞蹈之美傳遞給他們。●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張蕊 重慶報道

  「同一片大海和天空,同迎着黎明和繁星,同樣的嚮往和憧憬,同圓我們一個夢……」課間操時間,學生們從教室裏魚貫而出,做完廣播體操,丁星帶着大家在院壩上排練《同愛同在》舞蹈。「孩子們,你們太棒了,這個舞蹈,我們今天才排練第二天,就跳得這麼好了!」 丁星大聲鼓勵着,問:「孩子們,累不累?」,得到了整齊劃一的回答:「不累!」

  藝術培養自信 童年多姿多彩

  丁星畢業於師範學院,考取了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教師資格證書,成為一名初中音樂教師,不過三十年前的藝術啟蒙教育並不流行,學校安排的音樂課也極少,她發現許多初中的孩子連基本音符都不認識,於是萌發了自己辦一所藝術學校的想法。「讓山區的孩子們從小與藝術結緣,能讓他們更加自信、陽光、快樂。」

  很長一段時間,洪湖文化藝術學校的歌舞節目在長壽區遠近聞名,被譽為重慶的「放牛班」。他們登台表演的文藝節目,幾十所學校來學習、效仿。學校的孩子們經常去區裏、市裏參加表演、比賽,還上過重慶春晚。「我們的孩子能歌善舞,只要是長壽區裏的舞蹈比賽,我們一般都能拿一等獎。」丁星指着辦公室貼着的滿牆獎狀說:「有一次我們在重慶參加全市小學生舞蹈比賽,我們得了第六名,孩子們回來都很不服氣,說『丁媽媽我覺得我們能拿第一名!』我認為,在農村孩子們身上,散發出的這種自信、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是非常寶貴的,相比於一些天天啃書本的童年,他們多姿多彩的藝術童年更有意義。」

  戲劇苗子海選 學生脫穎而出

  在洪湖藝術學校的校門旁,是一棟老式居民樓,一樓被改造成舞蹈室,二樓和三樓是學生宿舍。舞蹈室今年剛剛翻新,裏面擺放着學校最值錢的樂器——鋼琴。孩子們每每經過,都是小心翼翼的。丁星告訴記者,在今年之前,舞蹈室的地面都不平,但是從這裏走出來了許多藝術苗子。

  今年整個暑假,丁星都沉浸在喜悅中,她一手帶大的女孩君君(化名)順利考取了重慶市川劇院。「君君剛來的時候,父母都在外打工,她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看誰都怯生生的。不過,這孩子眼神清亮、天真可愛,練舞肯吃苦,身材頎長,是個舞蹈的好苗子。」丁星如同照顧自己女兒一樣,幫她洗澡、梳頭,挑選衣服,單獨教她唱歌、跳舞。君君對音樂的節奏感特別強,聽到鋼琴聲會情不自禁地轉圈。

  丁星不忍心藝術苗子被埋沒,又聯繫到一位舞蹈老師,每周末去她家裏上課。孩子家裏並不富裕,丁星就用自己的錢給她購買舞蹈服、舞蹈鞋、去城裏的車票……今年春天,重慶市川劇院在全國範圍內招15名初中生,這是十年一次的戲劇苗子海選,丁星帶着君君一路過關斬將,從千人海選到最後的決賽,君君如願以償被錄取了。

  說到這裏,丁星校長熱淚盈眶:「被川劇院錄取後,她就走戲劇這條路了,畢業後直接在川劇院工作,是有編制的。她父母都非常窮,如此出身的農村女孩能有這樣好的命運,全靠她對藝術的熱愛和堅持,藝術改變了她的人生。」

  小渝今年剛剛上六年級,是一位孤兒,學校就是她的家。與君君一樣,丁星堅信她也是一個舞蹈的好苗子,希望她能衝刺重慶舞蹈學院。丁星也為她找了一個舞蹈老師,每周末坐四小時的公交車兩點一線來回往返。提到學習費用,丁星顯得不在乎:「當然是我來承擔,她沒有父母,是個孤兒,我就是她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