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生源銳減 學校入不敷出

●重慶市長壽洪湖文化藝術學校是丁星創辦的民辦小學,其中8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重慶市長壽洪湖文化藝術學校是丁星創辦的民辦小學,其中80%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課間時間,丁星在學校的院壩中帶領孩子們跳舞。 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課間時間,丁星在學校的院壩中帶領孩子們跳舞。 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簡陋卻整潔的一間女生宿舍。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簡陋卻整潔的一間女生宿舍。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今年68歲的丁星本可以過着富足安逸的養老生活—她與丈夫的退休金充裕,獨生女在北京已經成家立業,數次邀請她一起去北京生活。可她的選擇讓許多人連連感嘆「傻」,不僅辦學不賺錢,還倒貼幾十萬。

  隨着進城務工的農村年輕人增多,洪湖鎮的小學生愈來愈少。學校最多的時候有500多名學生,現在只剩十分之一。丁星的學校屬於民辦小學,走讀生一學年收取幾百元的餐費,住讀生則每年收取兩千元食宿費。隨着招生人數的減少,學校的經營早已入不敷出。最困難的時候,教師們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也發不出來。

  丁星與丈夫商量後,將自己長壽區的一套老房子賣了,換了二十餘萬元,自己和丈夫每月一萬多的退休金也全部放入學校財政。二年級只有3名同學,但是她堅決反對和三年級混合教學,儘管這是很多村小的做法。不僅如此,她要求二年級的班級必須配備兩名老師,一名教語文、一名教數學,音樂、體育等則由其他老師兼任。

  「會堅持到送走最後一個孩子」

  當被問及財政狀況時,丁星顯得很淡然:「我已經68了,不在乎把養老錢都投入進來,學校就是我的家。如果以後實在沒錢了,我還可以借親戚、朋友的,等我和丈夫百年後,學校這塊地還能賣點錢,到時候也能還給他們。」丁星隨後又開心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學校如今已經得到了社會的幫助—孩子們的校服、午餐後的愛心牛奶等都是愛心機構捐贈的,一家遠在美國的企業不久前剛為舞蹈室裝修捐款了1.5萬元人民幣。

  「無論如何,我要堅持到送走最後一個孩子。」丁星說,哪怕有一天小學只剩一兩個孩子,她也要帶着他們升國旗、讀書、跳舞,這是她的人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