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內地經驗 發展低空經濟
戴子超 成都市政協委員
「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早前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等「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成員會面,討論本港低空經濟的發展,提出十項發展本港「低空經濟」的建議,包括規劃基礎建設、發展低空經濟的保險服務,以及運用地理信息系統科技設計低空空域的高速公路等。特區政府回應指,發展本港低空經濟要有探索精神,特區政府將利用市場、學界力量共同發展,邊做邊試。
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成立「發展低空經濟工作組」,希望以科技提升生活質素,為市民帶來全新體驗。雖然香港暫時尚未有利用及管理低空域的完整構思,但借鏡內地的經驗,以大灣區充沛的人才儲備及廣闊的空域優勢,研發製造航空器、建設運營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實證試驗各種飛行服務,將可在低空經濟的廣泛領域中尋找出適合本港高樓密集的最優發展方案。
發展低空經濟,必然牽涉安全管理與經濟效益的問題。香港市區人口稠密,高樓林立,對載人或載物的低空飛行器構成技術與安全的重大挑戰。坊間經常提及的利用無人機送餐服務,它產生的經濟效益,相比為了解決相關技術與安全難題而投入的資源,可能得不償失。適逢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進入具體規劃階段,特區政府應充分考慮低空經濟的發展所需,在規劃兩個大型基建項目時,涵蓋相關課題如低空飛行器路徑規劃、精確導航、智能避障、低空智能網聯、低空訊號頻譜管理、低空交通管制、安全監督等。初始的研究可聚焦於低空物流、應急救援、勘察維修、測量繪圖、低空飛行器的研發製造、檢測檢驗、地面服務等。
低空經濟在內地蓬勃發展。以一河之隔的深圳為例,使用無人機送遞外賣已十分普及。今年3月舉行的全國兩會首次將「低空經濟」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更為該行業提供極大的政策支持。在低空經濟領域,香港起步雖稍晚,但亦有「後發優勢」,若可好好運用內地的初步研發成果,香港其實可以有更長足發展。香港加強與內地企業及研究院校合作,將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低空經濟的發展龍頭。
只要特區政府有決心,參考內地經驗同時考慮香港社會特點,利用大灣區的人口優勢與經濟活力,以寬鬆合理的法規鼓勵技術創新,低空經濟的發展將會風光無限,假以時日不難成為繼航空樞紐外,香港另一張享譽國際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