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今品】賞早春景色 思家國平安
城東早春(1)
楊巨源(2)
詩家清景在新春(3),
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4),
出門俱是看花人。(5)
註釋:
[1]城:指唐代京城長安。
[2]楊巨源:字景山,唐代詩人,貞元五年(789)進士,一生仕途平坦,交遊廣闊,與白居易、元稹、劉禹錫等名詩人時有唱酬,其人其詩頗受推崇。
[3]詩家:詩人。清景:清秀美麗的景色。
[4]上林:上林苑,漢代宮苑,故址在今陝西省西安市以西,這裏代指長安城。錦:五色織成的綢綾。
[5]俱:全,都。
語譯:
詩人最喜歡的便是這清新怡人的早春景色。早春來臨,柳葉才剛剛吐出淡黃的嫩芽,又綠又黃的葉色還不勻稱。
如若等到春色再深一些,長安城中繁花似錦的時候,只要走出家門,便可見到處都是賞花的人了。
賞析:
第一句,是詩人遊賞時對春景的讚美。「清」字既表明早春之景的清新喜人,也表明這剛開始顯露的春色,還沒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顯得清幽安靜。
次句具體描繪早春景色。詩人用「才」和「半」暗示「早」。以柳枝「半未勻」的狀態突出「早」。早春氣候尚寒,唯柳枝新葉,衝寒而出,最富生機。詩人抓住最有特徵的新柳來描摹早春之色,不僅體現詩人敏銳的觀察力,還蘊含他對發現春色的驚喜之情。
第三、四句,則虛寫仲春花紅柳綠,遊人滿街的熱鬧,反襯現在早春之景的清新安靜。詩歌以「若待」兩字一轉,想像春天的穠麗景色,繁花似錦,喧嚷若市。與上兩句的遊人稀少、百花未放,形成鮮明的對照。
本詩寫京城長安的早春,一派穠麗的畫圖,滿園春色,遊人如雲,展現無遺,乍看之下其作者似是一位只識沉浸春光的詩人。然而,把歷史的鏡頭拉闊,詩人生活在安史之亂後的動盪中唐,雖然一生仕途相對順坦,但他也時刻心懷家國,想着為百姓和國家謀取福祉。
楊巨源出身儒門,傳世事跡雖不多,但筆下大量詩作,都能體現出仁民愛物、憫時傷世的情懷。他熱情謳歌戍邊將士浴血奮戰的壯舉,也對戰爭給人們帶來創傷寄予無限的同情與關愛,如「倚天長劍截雲孤,報國縱橫見丈夫」。也有對民族團結,睦鄰友好的期盼,如「和氣生中國,熏風屬外家」。詩人雖未親上戰場,但傳世作品在字裏行間流露出高尚的思想情操。
如果讓你來寫,香港的早春景色會是怎樣的呢?作品中又會否寄寓你的愛港之情?
施仲謀(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教授)、金夢瑤(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講師)、李敬邦(香港教育大學中國語言學系高級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