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智庫舉辦「香港大講堂」研討會建言獻策 倡港借鑒粵經驗 引才促進創科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主辦的「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五 期「科創發展:廣東經驗與港機遇」研討會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圖為研討會前,主辦方與嘉賓合影。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洋港  攝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主辦的「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五 期「科創發展:廣東經驗與港機遇」研討會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圖為研討會前,主辦方與嘉賓合影。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洋港 攝

●黃志光分享了最新的發展情況。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洋港  攝
●黃志光分享了最新的發展情況。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洋港 攝

●與會者表示,香港需借鑒廣東經驗,優化資源分配,強化企業和完善升級人才引進計劃,並且培養及吸引龍頭企業,促進香港創科發展。圖為香港科學園。 資料圖片
●與會者表示,香港需借鑒廣東經驗,優化資源分配,強化企業和完善升級人才引進計劃,並且培養及吸引龍頭企業,促進香港創科發展。圖為香港科學園。 資料圖片

  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主辦的「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五期「科創發展:廣東經驗與香港機遇」研討會,11月6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與會者包括來自政府、科研機構和企業的代表,共同為香港的科技創新發展出謀獻策。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會見了與會嘉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出席並致辭。與會者表示,香港需借鑒廣東經驗,優化資源分配,強化企業和完善升級人才引進計劃,並且培養及吸引龍頭企業,促進香港創科發展。研討會還強調了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的機遇,探討了科技創新與人才政策、市場機遇、國際化與本地化策略、政策支持與市場需求平衡及人才培養等議題。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吳俊宏、陸九如

  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積極推動創科產業發展,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數字政策專員黃志光分享了最新的發展情況,並呼籲與會者共同為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出謀劃策。

  推動新型工業化 創造新價值

  黃志光指出,香港被國家賦予重要任務,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和推動經濟轉型。為此,香港需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發展升級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創造新價值,支持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並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

  過去幾年,特區政府大力且有重點地投資創科發展,全方位支持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業等具有香港發展優勢的產業。同時制定香港新型工業長期發展方案,鼓勵傳統製造業利用創科升級轉型,強化相關專業服務,推動新型工業化創新,以支持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重視基礎研究的同時,更注重產業轉化。」黃志光表示,特區政府推出了100億元的產學研1+計劃,激勵產學研協作,進一步推動「從一到N」的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特區政府亦推出100億元新型工業加速計劃,鼓勵企業利用創新科技實現智能化製造,提升競爭力。

  在創科基建方面,黃志光指出,特區政府已成功設立了兩個InnoHK研發平台,分別為聚焦於醫療科技,以及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相關研發。目前正籌備興建第三個研發平台的工作,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位於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第一期發展的首三座大樓將於年底陸續落成,另外五座大樓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全部落成。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已成立,且《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發展綱要》的草擬已在最後階段,目標近期發布,願景是把合作區打造成為國家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策源地。他相信,隨着香港園區的大樓陸續落成,首批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園區支柱產業的租戶將在明年開始陸續進駐。

  「撥投結合」模式能節省政府資源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首席數位總監黎少斌指出,香港要成為國際創新科技城市,需要更多科技新創企業的發展。他分享了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上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的合作經驗,特別是「撥投結合」的思路。這種模式允許政府在新創企業早期階段提供資金支持,而不立即評估技術的商業價值。當技術成熟並吸引投資時,政府的投資將轉化為相應的股份,從而實現資金的回報。

  黎少斌認為,「撥投結合」模式不僅能激勵中小企業合理使用資金,還能節省政府資源,並讓市場決定技術的最終價值。他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可以考慮類似的計劃,以支持新創企業的發展。

  黎少斌也強調了香港在新型工業化發展的潛力。儘管香港缺乏土地和成本優勢,但透過智慧微型工廠的形式,香港已幫助有需求的製造業企業建立了多條智慧生產線,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並優化了生產空間。這項策略不僅與內地大批量生產形成互補,也為高成本國家提供了製造業轉型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