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倡吸海內外科企來港設國際研發中心
方舟:港大學基礎研究具優勢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在研討會上回顧了香港創新科技產業的基本生態格局,從企業、資本和人才三個維度進行了分析。他指出,香港在大學基礎研究方面具有優勢,但在產業化能力方面相對較弱。香港特區政府近年來推出了不少新措施,但本地人才培養仍面臨挑戰。理工科在大學的收生分數是所有學科中最低的,且理工科畢業生中從事相關工作的不到一半。這與薪資水平有直接關係,工程和技術學科畢業生的平均年薪明顯低於教育、商科等學科畢業生。
對於香港創科產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方舟表示,香港應從國家科技產業戰略角度出發,與國家共同建構新的產業鏈,並吸引大型企業和國際科技人才來港發展。他指出,香港應積極吸引內地和海外的科研企業來港設立國際研發中心,將產業鏈的高附加價值環節落戶香港,為本地創科人才提供新的就業前景,並為吸引外部優秀科技人才來港發展提供平台。
李小瑛建議港關注金融領域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小瑛分析了廣東在科技創新方面的成功經驗,並分享了對香港科技創新發展的建議,為香港和廣東的科技發展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方向。她指出,廣東作為中國創新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技創新能力在國家中不斷提升。廣東不僅是GDP連續35年領先全國,其創新也排在第一位。廣東的專利申請量佔整個中國的17.86%,展現出其在科技創新上的強大實力。深圳作為廣東的創新中心,其創新專利佔整個中國的比例超過了6%。
她認為,廣東在科創方面做得不錯,主要得益於其產業發展與全球經濟發展潮流相適應,以及其出口導向政策推動製造業產業群聚的形成。她指出,廣東的製造業在全球舉足輕重,為它後來的創新集群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在談到香港科技創新發展時,李小瑛認為,香港應發揮獨特優勢,集中創新資源,特別是利用其大學資源,打造以科學為基礎的科學城。香港的大學是其最大的優勢,應利用這一優勢,吸引全球範圍內的理工科強校在香港設立研究院或研發機構,形成一個高等教育和科學的集聚區。此外,香港也應關注金融領域,將金融資源引導至科創領域,實現金融與科創的結合。
徐海山指港科研投入不足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總裁徐海山指出,建立國際創科中心需要思想觀念的轉變,特別是在人才培養方面。他強調,香港需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流向理科領域,以推動創科產業的發展。他表示,香港的創科氛圍在這三年才開始整體認知上來了,無論是在產業發展投入各方面。他認為,香港需要學習廣東對科技的追求與重視,以及早期的規劃與投入。
他指出,香港面臨的主要問題包括空間限制和科學研究投入不足。他強調,香港的空間有限,這限制了大學的發展。此外,大型科研設備的投入龐大,通常需要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的資金。他又提到,香港政府將會成立生命健康研發院。他期望能夠有效促進相關的科技研發及成果轉化,並且引進全球創科領軍人才和科研團隊來港。
他認為,在制定人才政策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包括住房、醫療、環境和教育等。「我們需要為人才提供平台,包括產業和研究機構,以及良好的生活和文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