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錦囊】A股「注意力經濟」值得關注
經濟學家 宋清輝
2024年美國大選以特朗普(內地又稱川普)大獲全勝在上周中落下帷幕。令人沒想到內地有一隻名叫「川大智勝」的股票於結果傳出前後(5日-6日)在自身基本面沒有實質性利好、業績亦奇差的背景下,竟然出現連日漲停局面,兩日成交金額分別超過13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9億元。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股票名稱諧音美國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的「哈爾斯」卻兩日皆錄大跌。
如此魔幻的現象原來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例如,2016年特朗普大選勝出,川大智勝股價單日大漲9%;今年7月份特朗普遭槍擊,川大智勝漲停; 11月6日,特朗普勝選,該股又現照例漲停。有研究發現,因諧音而導致股票的漲跌,已成為A股市場上一種常見現象。再如,奧巴馬當選之年,「澳柯瑪」就因為諧音漲停。因拜登表現不佳,「波司登」亦因諧音「BOSS登」在今年11月6日出現下跌行情。由此可見,「諧音梗」對A股的客觀影響的確存在,特別是當某一隻股票名稱與特殊事件存在一定的諧音聯繫時,便會在特定時間內出現某些股票價格在短期內暴漲或暴跌的情況。
存在因引起注意而大漲現象
除了上述投資者因特定的諧音而產生情緒化投資之外,A股上市公司更名改名現象亦值得十分關注。例如,2022年9月22日,A股上市公司「科融環境」證券簡稱變更為「新動力」之後,其股價也因此大幅拉升,開盤不久便封板漲停獲「20cm」長陽,截至當日收盤,其股價刷新近半年以來新高,令人大跌眼鏡。該股無厘頭漲停的背後,實際上背後卻是「注意力經濟」使然。也就是說,當投資者的注意力被短線游資利用之後,最終會產生一股特殊的投資情緒,而某些特定個股的漲停便是這種情緒的生動體現。
不過,在此提醒投資者,上市公司更名一般需要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出現了變更,即新業務已經在公司佔據主導地位;二是上市公司完成了借殼上市,導致公司主營業務和股東結構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兩種情況都可以更名,且更名之後總體而言利大於弊,也有助於快速提升核心品牌價值,突出公司的核心資產。
籲投資者警惕更名炒作
對於投資者而言,則需要警惕除了以上兩種情形之外,上市公司以更名操作來進行炒作的行為。它們這樣做的目的各異,或者是為了掩飾虧損、處罰等不良名聲,或者僅僅是為了炒作股價的現實需要,不過,最終受損的還是中小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此外,筆者還觀察到有部分A股上市公司直接把行業名稱作為公司的名字來使用的現象,令市場投資者所不解。筆者認為,行業名稱雖然不適合直接作為證券簡稱來使用,但歸根結底,恐怕也是在市場炒作時,這類股票更容易被選中作為指標股來炒作,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迎合市場口味,投資者亦需要予以高度警惕。
作者為經濟學家,著有《中國韌性》。本欄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