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墨韻飄香:一場跨越山海的文化對話

●黎鑄英在維港邊寫生。
●黎鑄英在維港邊寫生。

●黎鑄英(左)在展覽上為嘉賓導賞。
●黎鑄英(左)在展覽上為嘉賓導賞。

●黎鑄英作品《生而傳奇》
●黎鑄英作品《生而傳奇》

  在香港維多利亞港的晨霧中,一位藝術家靜靜地站在岸邊,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遊走,勾勒出遠處朦朧的山巒輪廓。這位藝術家就是黎鑄英,香港廣州書畫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副主席, 一個用畫筆編織中西文化交響曲的藝術家。近日,他的作品在北京的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展出,成為「我和祖國有個約會」書畫巡迴展的一部分。這場看似普通的藝術展覽,實則是一場跨越時空、穿越山海的文化對話,它不僅僅是藝術作品的展示,更是海外華人與祖國之間複雜而微妙的情感紐帶的具象化呈現。

  「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滴水」,黎鑄英在書畫展開幕式上如是說。這句話乍聽平淡無奇,細細品味卻蘊含着深刻的哲學意味。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身份認同已不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而是如水一般流動、交融的存在。黎鑄英的藝術生涯恰如其分地詮釋了這種流動性,從香港到加拿大,再到南美、非洲,最後又回到中國大陸,他的足跡遍布全球,卻始終未曾忘卻自己的文化根源,這種經歷讓人不禁想起宗白華先生的那句名言:中國藝術精神是一個大海,如何使之與現代世界文明的大潮流匯合?

  在黎鑄英的畫作中,我們可以看到嶺南畫派「東西合璧」的傳統與個人獨特視角的完美融合,「不特立獨行、不畫地為牢、不泥古不化、包容與創新」的嶺南精神更植根於他的畫藝。他的「楓的世界」系列,將加拿大秋天的絢爛色彩通過中國水墨的筆觸呈現;而「原始與文明」系列則將非洲原始部落的生命力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巧妙結合,這種融合不禁讓人聯想到法國哲學家德勒茲的「遊牧思想」概念——一種不斷遊走於不同文化之間,不斷創造新的思想領域的哲學實踐。

  當然,黎鑄英的藝術實踐並非沒有爭議,在某些人眼中,這種跨文化的融合可能被視為對傳統的背叛,或是對西方藝術的盲目追隨,但正如法國社會學家布林迪厄所言,藝術場域本就是一個充滿競爭和矛盾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黎鑄英的作品恰恰成為了一個有力的證明:文化認同並非固守一隅,而是在不斷的對話和碰撞中生成的動態過程,更值得注意的是,黎鑄英的身份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家,更是一個連接中國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使者。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香港藝術家的角色顯得尤為微妙和重要,他們既是本土文化的守護者,又是中華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這種雙重身份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正如黎鑄英在發言中所說:「我們是遊子,更是文化的使者;我們是漂泊者,更是根的尋覓者。」這句話道出了許多海外華人的心聲,也揭示了文化認同的複雜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根」已不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概念,而是一種能夠不斷延伸、分叉,甚至重新扎根的活態存在,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和祖國有個約會」這個展覽名稱就顯得意味深長了,它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回歸」或「團圓」,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一次文化基因的重組與創新。每一幅畫作,每一個筆觸,都在訴說着一個個獨特的故事,都在為中華文化這棵大樹注入新的生命力。當然,我們也不能忽視這種文化交流背後可能存在的深刻意涵,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藝術往往被賦予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因此,如何在保持藝術純粹性的同時,又能發揮其促進文化理解的作用,成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黎鑄英是香港人,也是一位華僑,他對祖國的文化有特別的情懷,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很有感情,經常帶領香港書畫家到內地寫生,先後到新疆、山西、四川、甘肅、東北作文化交流,在當地及香港聯合舉辦畫展。最近在京、穗、港、澳舉辦的「我和祖國有個約會」穗港澳台·華僑華人書畫巡迴展更引起了世界華僑華人的共鳴,很多畫家回國參展,某程度上也實現了港澳台藝術家的願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文化的激蕩中,黎鑄英和他的畫作,成為了一個時代的見證,一種文化的象徵,一份跨越山海的約定。他們的故事,遠未結束,而是在每一次筆觸中,每一次展覽中,不斷地續寫、演繹、創新。這,或許就是藝術的魅力,也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粵港澳大灣區美術家聯盟主席、廣州大學教授 汪曉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