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上海個展 打造奇幻「能量場」療癒創傷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是塞爾維亞著名的當代行為藝術導演、編劇及演員,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1988年,她與德國藝術家烏雷分別從中國長城的兩端,經歷漫長的跋涉之行,最終匯合相遇,以此完成了這一舉世皆知的行為藝術作品。近日,她的大型個展《能量轉換》在上海藝倉美術館揭幕,而這次展覽的靈感,正是來源於1988年的長城行。●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今次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在上海打造了一個奇幻「能量場」:展陳的「須臾之物」(Transitory Objects),外表類似於椅子、床、浴缸等尋常傢具,或抽象版的亭台建築;但尖銳的水晶邊緣、沉默緩步的引導員、陰沉的哥特式氛圍,卻似將參與者施了「魔法」,迫使後者觀照內心深處的情感湧動,與創傷記憶建立連接。藝術家試圖以「須臾之物」為媒介,令觀者完成自我療癒。
重溫行走中國大地的回憶
當聽說宇航員在月球上能看到的人類建築僅有中國長城和埃及金字塔時,阿布拉莫維奇與當時的戀人烏雷便萌生了要徒步走完長城的想法。根據計劃,烏雷將從戈壁沙漠出發,阿布拉莫維奇則由渤海起步,一個穿越沙漠,另一個翻過高山,各自徒步2,500公里之後,在長城中點相遇,然後結婚。只可惜世事難料,由於從籌備到落地經歷了太長時間,阿布拉莫維奇與烏雷的戀人關係並未堅持到項目結束。儘管如此,他們從未想過要放棄這個壯舉,所以當一切準備就緒,兩人仍然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走完長城。「我們行走的距離和方向都沒有改變,唯一不同的是,我們將在長城中點相遇,然後互相道別。相遇是為了走向永遠的別離,這也成為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旅程。」
在那段漫長的行程中,她跨越了不同省份,路過布滿礦藏的大地,遇到銅礦、水晶、陶土、鐵礦石,每次都有不同的內心悸動。於沿途村子落腳休息時,百歲老人講述了長城的古老傳說、龍的神話故事,她都將它們逐一記錄在日記本裏。「我意識到,這是我藝術生涯中,第一個沒有觀眾在場的作品。所以當回到歐洲後,我開始思考該如何讓觀眾也參與到這次經歷中。這就是『須臾之物』概念的由來。」
透過藝術冥想自我療癒
桌、椅、床、鞋,或抽象版的亭台建築,阿布拉莫維奇將之以水晶裝飾。她解釋「須臾之物」對應了人體三種最基礎的姿勢,即站姿、坐姿和躺姿,這些互動性藝術品,試圖將人體與大地聯繫起來,這也是本次《能量轉換》展覽的核心。「最好的呈現方式,就是將其打造成一個沉浸式展覽,每個走進美術館的人,都能與這些物品互動,體驗我當時行走於長城的感受。」
策展人上海藝倉美術館藝術總監Shai Baitel表示,自從阿布拉莫維奇於1988年完成行走長城這一極度消耗的表演後,她即開始着手創作「須臾之物」,今次展覽即是其對「須臾之物」探索的延續。通過與天然石英水晶的互動,這些作品提供了一個反思過去創傷事件的空間,並試圖通過重新串聯個體具身體驗,治癒情感傷口。作品名稱中的前綴「trans」意味着「在另一邊」、「跨越」或「超越」,旨在引導使用者經歷一種改變性體驗。
《能量轉換》有獨立的三個展區,分別位於不同樓層。二樓圍繞阿布拉莫維奇的成長背景和她過去在中國的經歷,涵蓋超過1,000張藝術家在長城行走的圖像。三樓精選了藝術家早期的參與性藝術創作,邀請參觀者自由探索身體姿態。四樓是「阿布拉莫維奇方法體驗區」,展示了藝術家全新的參與性作品:在一個喧囂、注意力分散的世界裏,花時間與自己和他人建立聯繫變得愈發困難,「阿布拉莫維奇方法」旨在讓人保持寧靜,連接當下。此方法綜合了藝術家55年職業生涯中的研究和經驗,是對時間和空間的探索。進入該區域前,參觀者需寄存手機、相機等電子設備,之後佩戴降噪耳機,訓練有素的「引導員」,將以阿布拉莫維奇方法指導參觀者體驗作品,令參觀者好似置身於反思創傷事件的「療癒場」。一系列「須臾之物」,帶領觀眾通往冥想狀態。
阿布拉莫維奇說:「物品只有在被賦予某種能量時,才會顯得有意義,例如當人們佩戴它們的時候。」展覽現場的「須臾之物」都標註有明確的體驗說明,但藝術家認為:「這些物品的職責就是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使用它們時,不嚴格遵守使用說明不是什麼嚴重的事。在我看來,藝術家的作用是把它們呈現給觀眾,讓觀眾成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