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成醫生得力助手 造福病人
【大公報訊】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鍾健文報道:作為這次科大AI醫學大模型研究團隊的合作夥伴之一,暨南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深圳市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吳明祥表示,中國每年共有接近100億人次就診,醫生人數遠遠不足以支援幫助之餘,每天還要面對沉重的工作量,因此能夠用在閱讀和分析磁力共振(MRI)影像的時間十分有限。他以乳腺癌的MRI影像為例,患者大約需時半小時完成檢查,之後醫生需要約20分鐘「看片」,「這只是普通病例,如果遇到複雜病例,可能會需要半個小時以上,所以它是一個很耗時的工作。」
提醒微小病灶勿漏診
不過吳明祥指出,使用MOME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幫助提高一定整體的準確度和效率,例如它在AUROC和AUPRC的準確度都達到90%以上,可減少百分之30至40的診斷時間,也能在乳腺癌病症早期發現一些新的影像,從而幫助醫生作出正確判斷,「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省卻大量時間,把精力放在診斷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另外,他又提及,一些特別微小的病灶在早期很容易被漏診,但MOME模型能夠對此向醫生作出提醒,防止被漏診。
吳明祥認為,基於MOME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對乳腺癌發揮全流程的作用,從最早的腫瘤篩查到最後的預後評估都可以給醫生提供幫助,因此能夠拓展醫生的診斷範圍和能力範圍。
吳明祥指出,該模型目前處於數據分析階段,正在繼續通過收集更多數據和調參來對其進行優化,使它更加真實可用,並保證其準確度和安全性,以備未來用在臨床過程中,「希望隨着模型的逐漸完善和普及,它會成為醫生的一個得力助手,能夠最終提升我們整個醫療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