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政治秀 美國「民主」假得很

  馬 躍 資深評論員

  美國總統選舉將於華盛頓時間11月5日正式投票,但據報道目前已有近5,000萬選民通過郵件等方式提前投票。

  美國大選歷來備受關注,此次大選更牽動國際輿論關注的神經。隨着投票日臨近,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哈里斯之間的互相攻訐博弈已進入最後的對決。有美國網站的評論指出,不少選民表示他們對兩位總統候選人都不認同,都不看好,認為他們不過是本黨和自身政治、經濟等利益的追逐者,並不真正代表廣大社會民眾的利益,選民投誰都不意味着贊同或支持某個競選人,而是為了阻止某個政黨和競選者上台。

  觀察、分析、預測美國總統選舉,其實真正要關注並且重視的是以下三點。一是此次大選進一步暴露出美國政治社會特別是美式選舉民主的虛偽性、惡劣性。有評論指出,美國大選從頭至尾分明是一場政治秀、政治鬧劇和政治惡作劇。特朗普和哈里斯不過是表現和鬧劇的程度有些不同而已,有的無底線,有的收斂一些。二是所謂的美國一人一票「民選」只是幌子,選民的投票不過是一種象徵。實際上任何選民都決定不了誰當選,真正起關鍵作用的是經濟、金錢和利益集團。特朗普抓住了美國重大利益集團的關注點,以極端的競選承諾,包括暴徵關稅等誘惑選民,試圖再次執政。三是美國變得越來越政治、社會、民意極端化和分裂化,幾乎沒有了是非和人品道德標準,只有黨派利益、利益集團利益和基於個人利益的好惡。就連哈里斯也坦承:「太長時間以來,我們一直被太多分裂、混亂和相互猜忌所困擾」。這樣的美國安穩何在、前途何在?更遑論民主了。

  此次美國大選,給變亂交織的世界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連美國一眾盟國盟友也在深深地焦慮不安。值得嚴重關注的是競選期間哈里斯和特朗普都對中國發表了不友好言論,後者尤為尖銳極端,特別是在關稅方面。拜登政府則在競選關鍵時刻進一步施壓、打壓、遏制中國,甚至再次向台灣出售大量針對性武器。這反映出美國兩黨和兩位競選人都對中國不懷好意。

  輿論大多認為,儘管中國一再表明了對美關係的原則,一再表示沒有挑戰美國霸權地位的願望,但華盛頓還是把中國視為其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挑戰和威脅,將中美關係定義為戰略競爭,對中國在科技等關鍵領域進行極限遏制和圍堵。可以認為,企圖永遠稱霸全球的美國,以及在美國的極端主義浪潮下,今後無論誰入主白宮,中美關係都不會平靜。我們始終需要把握好的,是堅持對美原則不動搖,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加強對外交往與國際合作交流,營造並不斷改善外部環境。這個世界很大,決非美國說了算。